1、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低波+韧性”的特征,并基本实现“三价合一”。归因来看,美元指数的趋势性走弱、国内基本面托底和政策发力、央行稳汇率操作更加灵活、客盘结汇需求释放等成为人民币汇率韧性的重要来源。往后看,美国对华存量关税对于出口的压力仍不可忽视,但对于汇率而言更为关键的在于国内消费等政策的对冲力度、以及中美关税缓和期过后的中美经贸磋商进度。在央行灵活的稳汇率政策操作下,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延续低波状态。
2、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当前主动权益类产品在股债配比层面相对基准存在显著的偏离,体现为超配股票、低配债券。相较于股票持仓的行业偏离,主动公募系统性超配股、低配债导致的相对业绩比较基准偏离更为明显。在价格信号持续低迷态势的环境下,低配债而导致偏离并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风险持续存在,预计未来或有更多产品选择通过增配具有类债券属性的权益资产来应对低配债券的问题。
3、华泰宏观称,关税影响显现,5月工企利润同比转负。往前看,7月9日“对等关税”豁免期后关税政策仍有较大扰动,外需不确定性或对后续出口订单带来扰动,尤其是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或逐步显现。内需层面,“以旧换新”政策补贴使用过半,虽然三四季度补贴有望接续,但对耐用消费品需求的拉动效果或逐步放缓,财政及货币政策或需进一步加力、以夯实名义增长回升的基础。
4、国盛固收称,当前宜保持长久期,把握季末后的牛市行情。基本面的变化和资产荒行情的演绎决定着债市走强的行情。短期来看,银行在季末压力之下,持续的卖出现券减缓了利率的下行。但需要看到的是,资产荒行情下,银行或难以持续卖出,季末之后或再度转为买入。叠加资产供给节奏的放缓,以及节后资金面的季节性宽松,预计利率有望出现一波较为明显的下行。对于非银机构来说,当前银行受限于季末指标压力,而被迫卖出的环境是较好的增配机会。建议继续保持长久期,把握季末前后的牛市行情。我们预计季末前后,长债利率有望创新低,而在3季度,10年国债利率有望下至1.4%-1.5%水平。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