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盛固收称,维持债市震荡的判断,等待春节后资金回落带来的配置行情。实体融资仍偏弱,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打开货币政策空间,但考虑到汇率因素掣肘,货币政策宽松的节奏或有变化。春节前较高的资金价格约束短端利率下行,在当前曲线整体平坦情况下,对整体债市形成约束,因而我们预计短期债市依然将维持震荡行情。春节后观察资金变化情况,如果到时资金回落,短端下行,整体利率下行空间有望再度打开。
2、中信建投解读国新办发布会称,央行明确告知,暂缓国债购买,目的不是为了回笼流动性,相反,会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动性”,央行真正的目的在于防范债市潜在波动。既然流动性不会因此收紧,债市悬着的担忧落地,故会议结束之后,债市利率转为下行。用美元衡量,2024年人民币似乎在贬值。但考虑到两点,一是人民币兑其他货币升值;二是2024年美元指数本身大幅走高,综合来看2024年人民币汇率表现实则相当优异。展望未来,经常账户顺差较高、外汇储备丰厚、企业套期保值比率较高,央行认为稳定人民币汇率有较高安全垫。
3、惠誉评级表示,截至目前,受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属地方政府于近期在其自身和城投企业之间新设控股公司层的案例,尚未影响所涉城投企业的评级。不过,若此等控股公司的职能随时间推移而演变,该评估或将发生变化。惠誉认为, 此等变化的一项主要驱动因素是通过扩大合并后企业的资产规模降低控股公司旗下企业的借贷成本。
4、中信证券称,2024年地方债发行进度整体偏慢,随着三季度专项债资金用途有所拓宽后,发行才有所放量,此后四季度置换隐债专项债的发行也推进地方政府债迎来一波发行高峰。因此对于2025年而言,地方债的发行节奏也是市场关心的焦点。一方面,随着专项债券项目审核和管理机制有所优化,我们预计2025年地方债发行将有所提速;另一方面,2025年化债资金将开始常态化发行,我们预计一季度置换隐债专项债发行规模会相对较大,此后随着3月两会新增专项债额度的正式确定后,二三季度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或再迎来放量期。
5、国盛宏观报告称,2024年货币宽松力度不小,但宽信用未有明显起色,需求不足、信心不足仍是核心拖累。伴随新一轮稳增长政策落地,12月信贷社融整体有喜有忧、喜大于忧,集中体现在居民中长期贷款连续3个月同比多增、居民短贷好于季节性、企业融资需求有改善迹象、M1和M2增速持续改善等。往后看,2025年货币宽松仍是大方向,央行也会“择机降准降息”,财政发力情况、稳地产落地效果仍是决定信用宽松的重要变量。
6、中金固收点评2024年12月金融数据称,融资需求偏弱,债券利率震荡下行格局未改。汇率因素可能影响货币宽松节奏,不过不改变货币放松的大方向,后续汇率压力减轻后央行有望加快放松。1-2月处于数据和政策真空期,而机构配置需求仍然较强,债券利率总体仍趋于下行,继续看好国内债券市场,考虑长端利率已经定价较多预期,后续可以重点关注曲线陡峭化机会。
7、华泰固收点评2024年12月金融数据称,信贷、经济数据波浪式运行,短期都很难带来预期扭转,在内外政策信号进一步清晰之前,债市总体维持惯性运行。目前机构欠配压力仍大,短期经历了小幅度调整后情绪有所改善。节前债市继续处于基本面及政策真空期,低位震荡,多看少动。节后关注点在特朗普政策、金融数据、两会政策、供给等,波动预计加大。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