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
2、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福建调研,并主持召开外贸企业座谈会。他强调,要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更好地支持外资企业发展。大力开拓多元化市场,积极创新贸易渠道方式,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3、中国3月LPR出炉,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符合预期。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展望后续,政策性降息仍需相机抉择,结构性降息和降准有望优先落地,LPR下调时点或后移。
4、据商务部,1-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29.7亿美元,同比增长9.1%;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353.4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在稳外资工作方面,除了落实好《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还将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今年商务部将继续推动相关领域试点项目加快落地,稳妥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同时,着力研究在教育、文化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5、据央行统计,2024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95.59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银行业444.57万亿元,同比增6.5%;证券业15.11万亿元,同比增9.1%;保险业35.91万亿元,同比增19.9%。
6、中指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百强企业销售总额、销售面积分别为39483.8亿元、19546.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6%、24.4%。百强企业继续向一二线核心城市高度集聚,重点城市销售贡献占比有所提升。
7、多位业内人士和机构预测,后续将有更多地区出台“好房子”建设的地方标准。未来10年,核心城市的新市民购房刚性需求,保守测算每年就可达4.3亿平方米,只要企业聚焦核心城市、专注于“好房子”打造,房地产开发赛道依旧是一条充满机遇的“蓝海赛道”,相关企业仍有望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
8、理财子公司密集调降业绩比较基准,其中不少产品比较基准下限跌破2%,向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逼近。此举是业内机构应对理财市场波动的举措,业绩比较基准作为理财产品重要的收益参考指标,在市场波动的情形下,实际收益率出现波动,此前的业绩比较基准参考价值变小,需跟随市场节奏调整向投资者发出信号。
9、江苏省公告,3月31日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308.94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854.12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278.74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176.08亿元。
海南省2025年四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表公布,拟发行债券284.788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116.71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87.078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57亿元。
青岛市3月27日将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34.28亿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10、惠誉评级称,中国部分城投企业有望受益于恢复发行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该政策或将缓解近年来购买土地用于开发的公司(包括城投企业)所面临的投资压力。
11、【债券重大事件】“20南京银行二级01”、“22中交疏浚MTN001”、“23首旅MTN004”、“23华能MTN010”、“20扬子Y2”、“22二商肉食MTN001”等将全额赎回;中国中车集团总经理变动;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变动。
12、【海外信用评级】惠誉表示中资投资公司流动性压力缓解,估值、退出困境犹存;惠誉称墨西哥包装食品企业面临销量增长挑战;标普称首创集团回归美元债券表明融资渠道扩大。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