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年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围绕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及时推出一批新政策,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贷款大幅增长。出台支持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旅游等消费政策,大宗消费稳步回升,生活服务消费加快恢复。
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2024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恢复增长,加上调入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4、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6、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统筹用好各类资金,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7、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将加强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高质量完成保交楼任务,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氢能等未来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推进核聚变等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国家储备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8、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9、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去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出现下降,任何一件事都一样,短期波动是正常的,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很多偶然性因素、阶段性因素,看待这个问题,重点是看趋势、看走势,去年按人民币计价,中国吸引外资的增速下降8%,但纵向比,从历史上看是第三高位,比2021、2022年略低一点。
10、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去年年初安排预算时,赤字率是按照3%安排的,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这个国债是计入赤字的,所以赤字率算下来就提高到3.8%左右,今年赤字率按3%安排,实际和去年年初预算水平一样。
11、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去年经济增速能达到5.2%,今年实现5%左右的增速完全是有可能的。今年以来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去年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在趋于弱化。
12、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将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2024年,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将组合推出,财政将保持适当支出规模,将聚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
13、以公司债、企业债、中票和短融4种典型的信用债来看,今年前两个月合计发行总额达18532.82亿元,同比增长20.76%。2月其票面加权平均利率都创出近年来新低,并都在3%以下,降息等支持下今年信用债融资成本下降显著。
14、近期万科债务传闻引起市场关注,据悉,当前资本市场持续支持上市房企合理融资需求,3月1日,万科旗下华夏万纬REIT已获中国证监会和深交所的正式受理,仓储物流公募REITs市场又将添新员。此外,销售情况来看,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前2月,万科销售额为334.5亿元,在百强房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保利。
15、针对3月11日到期的美元债,有投资者关注万科能否到期偿付。万科方面回应,美元债VNKRLE 5.35 03/11/24(XS1917548247)所有资金已经到位,偿债工作在有序铺排中。
16、晋中太谷区财政局表示,为加强财政领域风险防范,统筹财政发展和安全,区财政局严把政府举债、融资关,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坚决遏制政府债务规模,特别是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对遗留以前年度政府隐性债务,开展债务清理化解,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17、汉中市2024年将主要抓好六个方面的财政重点工作。其中涉及,出台一揽子债务化解方案,完善债务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用好财政、金融、市场手段,确保按期实现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双降”任务目标,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18、2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为52.5,较1月回落0.2个百分点,预期52.9,显示服务业仍维持扩张但势头放缓。
19、厦门2024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计划供应总量1686公顷,高于2023年的实际供应总量1439公顷,低于2019-2023年的平均供应总量1820公顷。其中,住宅用地占供应总量的9.6%,住宅用地包括商品住宅用地49.24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25公顷。
20、3月4日,合肥桃花、湖北港口、秦川国际等发行人的119只拟发行公司债的项目状态发生更新,拟发行总额达1692.36亿元,其中涉及12只小公募债,35只私募债,16只资产支持证券,7只短期融资券,31只中期票据,1只永续票据,17只其他债券。
21、融创中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2月,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7.3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32.6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8370元/平方米。
22、【债券重大事件】“19江山农商二级01”3月26日将全额赎回;“21兖矿债01”回售金额为15亿元,已全额回售;“21新余城建MTN001”回售金额为5亿元,已全额回售;“21川交投MTN001”回售金额为10.70亿元;“21渝隆01”回售金额为10亿元,已全额回售;“21首开01”回售金额为6.60亿元,拟转售;“21宿迁城投MTN001”回售金额为7.40亿元;“23即墨旅投MTN001”回售金额为6.00亿元,已全额回售;“21首开MTN001”回售金额为22.60亿元,已全额回售;19宝龙MTN002、20宝龙MTN001和21宝龙MTN001触发交叉保护条款约定情形;无锡市惠山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控股股东变更;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总经理变更;重庆临空开发投资集团参股公司股权无偿划转;宁夏晟晏实业集团及关联方新增被执行事项、被限制高消费;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董事长变动;萍乡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变动;邵阳市昭阳投资发展董事长变动;花样年集团(中国)间接控股股东重组支持协议的最后截止日期延长至3月15日;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董事长变动;泛海控股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合计69813.47万元;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变更。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