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全球市场大事不断。国内方面,5月
2、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会议指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更好利用全球先进资源要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李云泽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任命曹宇、周亮、肖远企、丛林(女)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任命张家胜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任命黄锦生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局长;任命雷平为
4、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完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及时防范化解债券市场风险,稳步推动债券市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5、央行对2022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及申请加入一级交易商的机构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2023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此外,为配合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再次将
6、一季度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稳健增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末,
7、工信部表示,今年以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保持恢复态势,预期进一步改善。调查显示,4月,35%的中小企业认为生产经营状态较好,环比上升3.2个百分点;大数据监测显示,3月,中小企业采购、销售指数分别为51.9%、51.1%,均连续2个月回升。
8、债券私募乱象被揭示。近日深圳证监局发布《深圳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剑指债券交易违规行为。监管部门指出,注意到有私募存在高集中度接盘弱资质信用债;暗箱操作,涉嫌不正当交易;涉嫌不公平对待投资者;涉嫌利益输送,违反廉洁从业规定;涉嫌公开募集等五大问题。
9、债券市场回暖助推纯债基金全面“回血”,目前绝大部分已经收复去年“失地”。纯债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达到1.67%,99%以上年内获得正收益,本周更有超过1000只净值创新高。
10、
11、剔除因个税改革政策性减收年份,今年前4个月个税收入增速创十来年新低。
12、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主任鲁颂宾表示,将积极推进
13、交易商协会表示,近期有市场机构假借交易商协会要求停止“平价过券”的谣言,以调整自身做市策略,影响市场交易。在此交易商协会郑重声明,从未提出任何相关自律管理要求。如任何机构再有类似行为,欢迎市场成员向协会投诉举报,协会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14、经过2018-2021年违约出清,2022年信用债违约金额大幅下降53.17%,2023年前4月进一步下降,预计全年违约规模再度下降。随着信用债兑付环境好转,信用债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15、流动的资金,正在寻找财富增值“最优解”。银行间“降息”行动已愈演愈烈。不过,目前还是有“吃”高利息的办法——买大额存单。但现在大额存单一单难求,不少产品要么售罄,要么仅支持指定的顾客群体。据了解,买中大额存单难度程度堪比抢火车票。
16、据知情人士透露,欧洲快行加强对银行流动性储备的关注,并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与个别公司沟通更严格的要求。知情人士称,欧洲央行对银行所面临风险进行的年度评估,可能会更加关注流动资金的管理,包括可能提高流动性覆盖比率等关键指标的门槛。
17、【债券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