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全球金融市场大事不断!“超级央行周”重磅来袭,美联储、欧洲央行及英国央行等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加息25个基点。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将于1月31日公布;德国及欧元区去年第四季度GDP、美国1月制造业PMI及非农就业报告将陆续出炉;苹果、谷歌、亚马逊和Meta等科技巨头将集中披露财报。此外,中金所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新合约将上市;国内成品油价将迎来本年度第三次调整;俄罗斯禁止向限价国家出口俄油。
2、央行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二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三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央行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
3、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专项债券、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REITs等扩大投资政策和工具,加快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
4、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对辖内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部分“7+4”类地方金融组织名录进行公示。按照《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要求,北京将加强对“7+4”类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提高准入门槛。
5、据经济参考报,据不完全统计,1月28日,即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山东、浙江、上海、甘肃、重庆、陕西等地就纷纷召开会议,鼓士气、划重点,围绕扩大内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创新深化等经济发展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新春伊始,多个省市召开新春“第一会”,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
6、进出口银行与工银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成功落地首笔贷款合作,项目资金将优先用于支持“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建设或贸易融资。
7、2022年地方债发行规模保持在7万亿元以上高位,地方债余额增至35万亿元。随着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偿债本金和利息规模也在攀升。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首次突破1万亿元关口,达到11211亿元。
8、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表示,如果立法者不能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将面临灾难性的债务危机,并将面对螺旋式的经济衰退。
9、据每日经济新闻,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度报告披露完毕,季内基金净值普现回撤的债券基金业绩备受关注。据Wind统计,现有的2037只纯债类产品四季度净值增长率普遍收跌,均值达到-0.2253%。
10、【债券重大事件】泛海控股计划延期支付“20泛控01”本息;阳光城未能按期足额偿付“21阳城01”回售本金及利息;中诚信国际将临沂投资发展集团主体及相关债项评级继续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华夏幸福美元债券协议安排正式生效,预计1月31日完成重组交割;绿城房地产集团发布首期市场化购买公司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进展;“22鑫泰MTN001”募集资金用途变更;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已被移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