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
1、 国家发改委: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影响加深,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更要看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多,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今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国家发改委:2022年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9个,总投资1.48万亿元,其中审批79个、核准30个,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等行业。
国家发改委: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切实加强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优质产能,确保电力、天然气稳定供应。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国家发改委: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必须在扩内需上下更大力气,要扎实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有序恢复,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着力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2、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表示,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受疫情多发频发影响,消费恢复压力明显,但仍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投资关键作用有效发挥,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显效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为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
3、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发文称,2022年,面对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带动下,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也需清醒认识到,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仍处恢复之中,稳就业仍需加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依然较高,且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促进青年人顺利从业就职仍需付出努力。
4、 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公布,十年来,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13万亿元;税务部门累计组织税收收入140万亿元(未扣除出口退税),加上征收的社保费和非税收入,累计超过187万亿元。2022年,税务部门坚持依法依规征税收费,圆满完成收入任务。
5、 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折合1891.3亿美元,增长8%),保持稳定增长。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23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1%,占全国26.3%,较2021年提升7.8个百分点。
6、 央行公告称,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平稳,1月18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30亿元7天期和4470亿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0%、2.15%。Wind数据显示,今日65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净投放5150亿元。
7、 商务部和科技部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研发数据依法跨境流动,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数据跨境安全管理,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保护个人信息权益;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为外资研发中心开展科技创新、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金融支持。
二、国内股市
1、 【A股收盘综述】市场维持横盘态势,尽管北向资金维持连续净买入态势,但市场量能再度出现萎缩,假期氛围浓厚。大金融维持热度,数字经济、信创、游戏等题材活跃,大消费相对低迷,医药股普遍回调。上证指数收盘微涨,报3224.41点,万得全A涨0.08%,万得双创涨0.19%。市场成交额6362.8亿元。
盘面上,数字经济、信创概念反复活跃,久远银海、中远海科、竞业达等多股涨停。大金融方向维持热度,弘业期货4连板,国盛金控2连板,泛海控股涨停。婴童概念发力,金发拉比、爱婴室、悦心健康涨停。游戏股受版号利好提振,慈文传媒涨停。多只高位股深度回调,安妮股份、西安饮食、桂发祥等跌幅靠前。
Wind数据显示,节前北向资金跟随大盘缩量,全天成交775.57亿元,为1月以来最低;日内净买入47.35亿元,连续11日净买入,1月以来累计加仓近940亿元。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70.85亿元。市场假期氛围浓烈,三大指数全天波动极小;数字经济成为开年来少有的持续性板块,中国软件、美利云均获坚守资金抢筹;大消费连续回撤,伊利股份放量下挫遭抛售。
2、 【港股收盘综述】港股早盘低开后一度跳水,触及日低随后震荡上行收复跌幅,午后维持窄幅震荡。恒生指数收涨0.47%报2167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54%报4524.67点,恒生国企指数涨0.36%报7340.73点。大市成交1278.34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1.22亿港元。游戏、有色、油气股走强,网易涨超6%领涨蓝筹;荣晖国际大涨超18%,心动公司涨超8%。地产、消费、医药股弱势,碧桂园跌超6%;亚盛医药跌超11%,拟折价配股融资。
3、 外汇局:2022年12月,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分别为73亿和84亿美元;从最新的市场数据看,近期外资参与境内证券市场保持活跃,2023年1月上半月净买入境内股票、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
4、 冯明远去年四季度增持软件信息公司,减持新能源,如信安世纪、安恒信息、赛意信息等新进十大重仓,震裕科技等退出十大重仓,天齐锂业、斯莱克、东阳光等被减持。冯明远旗下基金合并持仓排名前三个股仍为新能源,具体为璞泰来、天齐锂业、比亚迪。
5、 比亚迪将于本季度开始在英国销售汽车,当前电动汽车在英国市场正抢占越来越多的份额。
6、 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下一个五年里,2025年经营利润转正,这意味着2025年最低综合毛利要达到17%,且销售规模要达到今天大几倍的增长,研发投入肯定年度达到百亿级别。
7、 人福医药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22亿元到26亿元,同比增加67.03%到97.40%。
8、 新华制药:公司取得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公司生产加工阿兹夫定片所需的《药品生产许可证》C证。
9、 腾讯云日前成立全真互联金融团队。该团队将依托腾讯云实时音视频TRTC、AI、数智人、云渲染、数字孪生等优势产品能力,探索新一代金融场景全真交互解决方案,推动全真互联在金融行业落地。
10、 天齐锂业公告,预计2022年盈利231亿-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131%;2022年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2021年度均明显增长,且根据前述预测,SQM 2022年度业绩预计将同比大幅上升。
三、行业
1、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建制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明显提升。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基本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镇区常住人口1万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和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制镇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
2、 工信部、财政部、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生产《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内新材料产品,且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投保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综合保险的企业,符合首批次保险补偿工作相关要求,可提出保费补贴申请。
3、 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央地协调联动,特别是推动落实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有关支持政策;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适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工作。
4、 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国家能源局: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
5、 国家医保局:慢性病、肿瘤、抗感染、罕见病、新冠治疗用药等111种药品纳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将于3月1日落地实施。
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现已顺利结束,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创历年新高。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
6、 浙江六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尽快细化落地二手房“带押过户”政策,加快推动业务流程改造,明确业务标准和申请材料,提供“带押过户”日常登记服务。
7、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2年12月份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07,环比下降43.1%,同比下降25.2%,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下。
8、 毕马威中国发布《2022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平台技术赋能、财富科技类企业分列前两位,与 2021年排名一致,企业占比分别为31%和16%。普惠科技类企业位列第三,占比13%。
四、海外
1、 IMF首席经济学家戈皮纳特:全球经济增长将在今年下半年和2024年改善;整体通胀已经达到峰值,服务通胀可能仍在上涨;2023年货币政策可能不得不保持不变。
2、 WTO总干事表示,希望在2024年前就全球电子商务规则达成共识。
3、 欧洲央行管委维勒鲁瓦:预计将在夏季达到终端利率,拉加德行长50个基点的加息指引仍然有效。
4、 日本央行将利率维持在-0.1%不变,符合预期;维持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不变,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0%。日本央行以9:0投票比例通过利率决定。日本央行表示,将在必要时毫不犹豫地增加宽松政策;将以灵活方式增加债券购买;将继续大规模购买债券;将ETF年度购买上限维持在12万亿日元不变;2023财年GDP增速预期为1.7%,此前为1.9%;2023财年除能源外核心通胀预期为1.8%,此前为1.6%。
5、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日本经济正在复苏;预计2023财年下半年通胀将放缓;将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直到实现可持续的价格目标;如有需要,将毫不犹豫地加大宽松政策的力度;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0.5%上方的走势不会继续;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是完全可持续的;不排除在资金供应操作下出现负利率;对外汇水平不予置评。
6、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韩国央行今年将考虑通胀与经济的权衡取舍;央行2022年的政策与其他国家相比,考虑的因素有所不同。
7、 英国2022年12月CPI同比升10.5%,预期升10.5%,前值升10.7%;环比升0.4%,预期升0.4%,前值升0.4%。
8、 数据显示,在2023年的头几周,全球科技行业已有超过2.5万名员工被裁减。按照这一势头发展下去,2023年全球科技公司的裁员人数可能超过2022年。今年的头几周,共有101家科技公司宣布裁员25436人。2022年,有1024家科技公司总计裁员154336人。
五、国际股市
1、 亚太主要股市收盘多数走高,日经225指数涨2.5%,报26791.12点,日本央行未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1%,报7393.40点;新西兰NZX50指数涨0.33%,报11920.41点;韩国综合指数则跌0.47%,报2368.32点。
2、 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预计,苹果公司下一个新款MacBook Pro将于2024年上半年进入量产。该款产品预计将采用3纳米制程(可能会是台积电的N3P或N3S)生产的M3 Pro/M3 Max。郭明錤表示,对下一款新Mac mini的新预测与大约10个月前的预测类似,并认为2024年新款Mac mini可能会维持相似的外观设计。
知名苹果爆料记者Mark Gurman称,苹果新一代HomePod智能音箱将“很快”推出。此前其表示,并不认为新的HomePod会是“革命性的”,但具有更具竞争力价格、更新的顶部触摸控制面板以及来自最新Apple Watch型号的S8芯片。
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苹果正在开发更便宜的混合现实头显,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微软公司否认计划在其工程和人力资源部门裁员上万人,称有关该公司即将裁员的报道是“谣言”。
4、 推特的收入同比下降40%,而马斯克收购推特的第一笔巨额利息将于1月底到期。
5、 美联航的母公司联合航空控股预测,2023年全年利润至少增长三倍,并公布了超过华尔街预期的2022年第四季度盈利,得益于航空旅行的强劲复苏。该公司预计2023年调整后每股盈利10-12美元,远高于去年的每股2.52美元。
6、 通用汽车表示,其首款雪佛兰Corvette E-Ray混合动力超级跑车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起步价超过10.4万美元。
7、 贾跃亭旗下Faraday Future(FF)宣布,与中国黄冈市政府达成了不具约束力的合作框架协议,以推动该公司中美双主场的战略落地。
8、 美国汽车租赁公司Hertz和Uber宣布,它们将在欧洲扩大合作。Hertz表示,到2025年,它将向欧洲首都城市的Uber司机提供多达2.5万辆电动汽车,其中包括特斯拉和Polestar的汽车。
9、 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暂停日本业务,并对日本业务进行评估。
10、 越南VN指数较去年11月低点上涨20%,有望进入牛市区间。
六、期货
1、 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上涨,能化品领涨,燃油涨近6%,低硫燃料油涨逾4%,原油涨逾3%;基本金属全线上涨,国际铜、国际铜、沪铝涨逾2%;农产品多数上涨,菜粕、郑棉、豆油涨逾2%;黑色系多数上涨,焦煤涨近2%;贵金属均下跌。
2、 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提醒告诫有关铁矿石贸易企业和期货公司,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信息,不得选择性引用数据和信息、故意渲染涨价氛围,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哄抬价格,不得过度投机炒作;将持续密切跟踪市场动态,进一步研究采取措施,加大现货和期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过度投机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3、 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产量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农业农村部:2022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略高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全年猪肉产量5541万吨、比上年增长4.6%,同时,牛羊禽肉、牛奶、水产品全面增产,蔬菜水果供应量足价稳。
4、 印尼方面预计2023年上游石油和天然气投资将达到155亿美元。
七、债券
1、 国债期货窄幅震荡小幅收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2%,2年期主力合约跌0.02%。
2、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涨0.25%,成交额343.72亿元;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收盘涨0.38%,成交额344.41亿元;中矿转债涨超6%,太极转债涨近5%,永鼎转债、龙净转债、赛轮转债和贵广转债均涨超3%,文灿转债涨逾2%;正邦转债跌超6%,蓝盾转债跌超3%,华亚转债跌逾2%。
3、 财政部2年、10年、30年期续发国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2.3346%、2.8733%、3.2654%,全场倍数分别为2.42、2.44、3.06,边际倍数分别为1.28、2.13、7.67。
4、 进出口行3个月、2年、5年、10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2.0585%、2.5684%、2.8761%、3.0875%,全场倍数分别为1.87、4.47、2.83、2.14,边际倍数分别为15、3.08、1.09、2.41。
5、 央行上海总部:截至2022年1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39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7%;从券种看,境外机构的主要托管券种是国债,托管量为2.29万亿元,占比67.7%;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债,托管量为0.75万亿元,占比22.0%。
6、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连续第四个交易日高于0.5%日本央行政策区间上限。日本央行将继续在每个工作日以固定利率购买10年期日本国债;维持收益率区间目标不变;预计短期、长期利率将维持在目前或更低水平。
八、外汇
1、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7623,较上一交易日涨29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602,调贬380个基点。交易员表示,春节倒计时,市场结汇需求减弱,出行购汇需求增加。日银未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日元一度大跌,美元上涨,人民币震荡交投。
2、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银行结汇14610亿元人民币,售汇14122亿元人民币。2022年1-12月,银行累计结汇172386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65467亿元人民币。
3、 已破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表示,该交易所的账户中有价值4.15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被黑客窃取,占该公司已确定并试图追回的资产的很大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