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2022年经济数据重磅出炉,GDP规模再上新台阶,全年GDP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第四季度增长2.9%,好于市场预期。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也均好于市场预期。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2、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预期降6.5%,前值降5.9%,全年累计为下降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预期0.6%,前值2.2%,全年累计为增长3.6%。2022年1-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1%,预期增5.1%,1-11月增速为5.3%。统计局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一定会整体好转,特别是当前物价总体处在稳定的、可控的状态,为多方面储备使用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留有比较好的空间。
3、国家统计局: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创新使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发挥了比较好的关键作用;总的来讲,我国投资发展有潜力、有空间、有动力,投资有望保持继续增长。
4、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预计今年进口会明显增加,企业会加大投资力度,居民消费会回归常态。刘鹤指出,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未来看,中国仍处于城市化较快发展阶段,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5%,整体规模效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今年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6、工商银行成功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本次发行承销商中,约六成为“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成员。该债券在香港、新加坡和迪拜三地交易所同时上市,涵盖美元、离岸人民币和澳大利亚元三个币种、四支债券。
7、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通报2022年度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管理措施实施情况称,2022年针对存在轻微违规情形的各类市场参与机构,共计作出28次自律管理措施,涉及14家发行人及信用增进机构、7家主承销商、4家交易机构、2家ABN发行载体管理机构以及1家评级机构。
8、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通报2022年度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情况称,2022年共对68起涉嫌违规案件立案调查,开展自律调查和自律问询103次,作出各类自律处分99家(人)次,涉及35家发行人和信用增进机构、4家主承销商、3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律师事务所、2家其他类型机构和54名直接责任人。
9、据第一财经,城投信仰接连遭遇挑战。继遵义道桥156亿元银行贷款展期20年后,播州国投也向投资人披露了一份非标债务展期方案。城投接连大幅展期,叠加近期城投债尤其弱资质地区的城投债收益率飙升,城投债信仰正在被打破。
10、据经济参考报,我国最新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17日出炉,显示我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基于新的数据和近期经济回暖表现,海外机构纷纷进一步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并期待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提振世界经济。海外机构纷纷认为,中国稳健的经济成绩离不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对产业的扶助措施,未来消费等领域的复苏有望进一步提振经济。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IMF连续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的日子相信已经结束,增速将在今年触底,而2024年有望看到全球经济出现上行。
12、【债券重大事件】东方金诚下调正邦科技主体及“正邦转债”债项信用等级至“BB+”;1月18日将召开“21融信01”持有人会议,拟增加45天宽限期;河南自然资源集团取消发行“23河南资源MTN001”;高新集团取消发行“23莫干山SCP002”;富和集团取消发行“23富和建设MTN001”;南通三建存在失信行为;南通二建已被移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