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信证券称,1月物价数据呈现出“居民侧核心CPI延续转暖,工业侧PPI仍在低位徘徊”的特征。开年第一份CPI数据成色较好,即便剔除春节错位因素后仍然取得较为亮眼的表现,特别是核心CPI实现连续第4个月回升,显示去年9月政策拐点出现后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提振作用。本份CPI数据中,文娱消费价格上涨是边际上最大贡献来源。
2、华泰固收称,春节过后股市表现偏强而债不弱,背后原因是股债叙事分化,产业逻辑推动中国科技股估值修复,而宏观逻辑仍主导债市。向前看,债市核心主线仍是资金面与货币政策、特朗普关税、国内基本面与政策应对。债市利多因素在于关税不确定性、供求不平衡待解、资金回流及转松等,利空在于债市赔率不高、降息掣肘、去产能政策待落地等,目前多空力量基本平衡,难打破震荡市。
3、国盛宏观报告称,2025年政策大方向已定,接下来属于观察期、落地期,也需跟踪4大时点:①1月信贷、1月发债进度等可能的“开门红”②3月4日-5日全国两会,预计全国GDP目标继续定为5%左右的偏高水平、CPI目标下调至2%左右(2004年以来均不低于3%)③近期可能的降准降息④中美关系进展,紧盯可能的中美谈判和最高层会晤。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