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泰君安称,变异病毒的持续发酵对国内债市的影响更多体现在节奏而非方向。随着降准落地后市场对MLF/LPR利率下调的预期先后落空,下一阶段债市的主线逻辑可能是宽信用预期的形成,8-9月地方债供给和MLF到期压力下决定了未来一个季度国内利率易上难下的局面。
2、太平洋固收称,整体上看,目前的货币政策是“货币收紧预期证伪,但价格型宽松未至”,这应当是较为客观的描述。但难点在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转向价格型宽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即如果出口、工增、PPI出现趋势性下行,那么降息是完全可能的。
3、光大固收称,政策效果体现到LPR的变化上需要一段时间,本月LPR没有变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预计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央行仍将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对短中长期资金的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LPR的下降是可以期待的,实际贷款利率的进一步降低更是主旋律。
4、中信证券认为,LPR报价连续15个月持平,降准不改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取向。MLF缩减续作,但价格不变,LPR报价基础未变。全面降准落地是我国央行在美联储收紧政策之前为降成本和防风险打出的政策时间差,银行让利未引发LPR下调5bps。后续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预计有限,大概率保持中性。
5、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LPR保持不变,首先MLF利率并未改变。其次压降点差存在一定压力。LPR调降最小幅度为5bp,由于银行仍然面临较大的负债成本压力,相关措施尚不足以驱动压降5bp点差。再次,当前下调LPR还存在一定制衡因素。LPR的保持不变,与为实体经济降成本并不背离。
6、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等表示,LPR不动很可能是由于18家报价行本月报价变动的算术平均值小于最小调整步长,5个基点或0.05%。如果接下来银行边际资金成本继续下降,带动报价行平均下调幅度达到0.05个百分点,就会触发LPR报价下调。
7、中信固收明明称,当前美债期限利差持续收窄不意味着美国经济开始走弱,不过美元和美债短端利率的走强反映出市场对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不断升温。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有限,大概率保持中性,在外部美联储趋向收紧、内部财政尚待发力的情况下,不宜对债市过度乐观。
8、中金固收称,美国复苏深化和通胀中枢爬坡仍将是主基调,三季度美债利率可能重回趋势上行;而中资美元债一级市场房地产发行明显放量,二级市场高收益迎来普遍反弹,短期来看,中资美元高收益板块收益率和利差目前处于历史74%和83%左右分位数,但中期看市场可能回归基本面主导的分化格局。
9、兴证固收称,站在当下的位置,国债3Y、5Y,国开10Y,以及超长债仍有性价比,但利率趋势性的机会仍需要看到资金利率和短端收益率下行空间的打开;中期而言,社融结构转弱、经济回落的趋势隐含着央行放松的期权,流动性仍有进一步宽松可能,利率下行的方向可能尚未结束。
本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