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
1、央行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3月17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48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Wind数据显示,当日965亿元逆回购及3870亿元MLF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全口径净回笼25亿元。
2、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9%。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1%。
中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6838亿元,增长4.8%。
中国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4%,降幅收窄10.7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0.4%,降幅收窄17.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3.6%。2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93.80。
中国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619亿元,同比增长4.1%(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速比2024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6717亿元,总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环比看,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9%。
中国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
中国1-2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2763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633亿元,增长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3%。从环比看,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月增长0.35%。
中国1-2月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7.7%、30.2%、27.0%。
国家统计局称,2月份,从环比看,受春节销售淡季等因素影响,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总体稳中略降,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从同比看,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降幅均继续收窄。
国家统计局称,1-2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下阶段,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改善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3、央行上海总部:1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2.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外币贷款余额792亿美元,同比下降3.7%,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
4、上海印发《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到,鼓励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行业企业深耕垂直领域,评选一批性能先进的细分专用模型并给予补助。发挥市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作用,支持大模型企业设立产业生态基金。每年设立一定规模的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支持初创型企业、创新企业平台、专业服务机构等优惠使用智能算力、语料库等资源。
5、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财政资金直达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合理有序加快支出。地方财政部门要根据项目实施进度、资金支付需求、补助补贴发放周期等及时拨付资金,并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支付资金。对当年不具备执行条件的支出,可按规定调整用于其他项目或收回财政统筹使用,不得以拨代支、虚列支出、超进度拨款。对当年尚未使用且无合理原因的中央直达资金,财政部根据情况收回中央财政或抵减下年预算。
6、随着各城市陆续公布2024年金融市场统计数据,一幅最新的万亿GDP城市资金总量分布图浮现。截至2024年末,中国城市资金总量排名前三的城市为北京(251967.5亿元)、上海(220114.6亿元)、深圳(135778亿元),三者构成第一梯队。资金总量前九名城市均位居去年城市GDP总量十强,不过两组排名并非一一对应。
7、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强调稳股市、稳楼市,并提出相应举措,努力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方案》在起草过程中,聚焦能加力、可落地,群众有实感的增量政策,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此前消费政策大多从供给侧入手,强调以供给引领创造需求,这次《方案》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
8、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促进充分就业。中央财政将安排奖补资金,支持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消费城市,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打造国际友好型商圈,提升外籍人员入境消费的便利性、舒适度,丰富品质化消费供给,助力扩大入境消费。
9、央行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加强业技融合,深化数据治理,推动新技术应用,强化央行履职的信息科技支撑。推进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维护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金融领域应用。
10、央行称,将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专门文件,强化金融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资金需求。
二、国内股市
1、【A股收盘综述】大小指数分化,盘面波澜不惊,热点散乱不集中。上证指数收涨0.19%报3426.13点,深证成指跌0.19%,创业板指跌0.52%,北证50涨1.85%,科创50跌0.45%,万得全A涨0.13%,万得A500跌0.15%,中证A500跌0.15%。A股成交1.62万亿,上日成交1.84万亿。
深海科技概念持续发酵,潜能恒信20cm涨停。华为海思概念活跃,晶赛科技30cm涨停。三胎概念股再度走强,皇氏集团、贝因美、金发拉比、爱婴室均连续涨停。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海川智能等10余股涨停。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08.67亿元。市场早间短暂放量后横盘震荡消化获利盘,周末大热的三胎及海洋经济概念迅速陷入分歧;机器人及AI概念股穿插活跃难掩资金整体退出高位行业趋势,创业板两大权重宁德时代、东方财富均在绩后遭遇大资金抛售。
2、【港股收盘综述】香港恒生指数涨0.77%报24145.5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14%报5872.81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57%报8928.45点,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涨1%报3945.69点,大市成交2448.22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104.83亿港元。公共事业、金融、消费股走高,新奥能源涨逾8%领涨蓝筹,中国财险涨逾4%,百威亚太涨逾3%。科技股涨跌不一,蔚来、小米集团涨逾3%,理想汽车跌逾7%,地平线机器人跌逾5%。
3、华大九天公告称,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芯和半导体控股权,因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3月17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芯和半导体经营范围为半导体科技、电子科技等。
4、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组织制定了《证券公司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数字化运用示范实践(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行业意见。从主要内容来看,示范实践包括通用方法论和券商的实践案例两个部分。通用方法论从数据治理、模型构建、甄别报告、配套机制四个方面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证券行业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通用方法论;实践案例部分提供了两家券商开展可疑交易报告的工作实践。
5、上周融资客对105只股票加仓金额超1亿元,加仓居前的10只股票分别为东方财富、寒武纪-U、华钰矿业、拓普集团、藏格矿业、东山精密、湖南黄金、新大陆、胜宏科技、比亚迪;融资客对51只股票减仓超1亿元,减仓居前的10只股票分别为拓维信息、海康威视、贵州茅台、兴业银行、云赛智联、韦尔股份、招商银行、隆基绿能、中国长城、中信证券。
三、行业
1、“去库存”依然是今年房地产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克而瑞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重点50城新建商品住宅狭义库存为3109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同比下降11%。不过,包括北京、广州、南京、武汉等在内的多个重点一二线城市,新房去化周期仍超过20个月。克而瑞表示,“受供应制约,楼市仍处于去库存周期”。
2、近日,商业银行陆续发布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的岗位需求。梳理发现,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在金融业务场景逐步应用,商业银行对相关专业人才“求贤若渴”,金融科技、后端算法等岗位层出不穷。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从战略规划走向纵深实践,人才招聘战略也精简提质,培养计划正不断细化和提升。
3、更多科技创新企业的进入,不断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科技含量”。市场人士表示,随着“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等改革举措推进落实,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制度包容性适配性逐步增强,一些优质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有望迎来融资机遇。
4、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上海调研内外贸一体化工作,了解外贸产品拓内销情况。王文涛指出,面对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环境,国内市场是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要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更好发挥超大国内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助力企业应对外部冲击。
5、浙江省发布《关于印发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根据国家部署,建立实施生育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生育家庭发放生育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结婚消费券、托育券,开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
6、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数据跟踪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2024年全年出货2060.3万台,同比增长11.2%;全年销售额达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在2024年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排名方面,中国厂商前五占四席。
7、中介机构收费新规已实施满月。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共有13个IPO项目启动招股工作,其中有10家发行人采用网下询价方式定价,“募资总额×固定费率+保底收费”的计费模式是投行的主流选择,承销费率在5%-15%之间不等,少数询价项目的承销费采用“一口价”。
8、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趋势更加明显。上海房价一直在上涨,南京涨幅居全国第一,深圳连续5个月上涨,且涨幅由0.2%扩大到0.4%,分析认为,南京连续3个月新房价格涨幅第一,充分说明部分重点二线城市在经过楼市深度调整后,已进入到持续向好的发展阶段,对于其他城市具有非常好的示范效应。
9、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携手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举行总规模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签约活动,标志着广东省属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
10、突然停摆的极越,让1.5万位车主陷入修车等配件的窘境,但随着市场洗牌,更多“绝版车”车主面临修车难、修车贵的问题。曾经风光一时的造车新势力,如威马、高合等的突然停摆,也给车主留下原厂零配件难找、即便找到也要加价近千元等难题。同时,不仅爆雷车企的“绝版车”,部分自主、合资甚至豪华“大厂”的车主,同样也会遇到由于零配件供应紧张,车辆维修时间被无限拉长的情况。
11、四川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含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人工智能重点产业链推进机制,由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相关部门正研究出台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拟对人工智能技术攻关、产业发展、算力和数据供给、要素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全面推动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12、国际知名量化巨头世坤投资高级执行研究总监兼中国区副总经理方壮熙,已于日前跳槽国内量化机构——平方和投资。平方和投资今日确认了这一消息。
13、商务部: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过程中,针对虚假交易、重复申领、一机多卖等违规行为,商务部通过迭代升级系统,以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时监测拦截,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及时查处,坚决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将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发展汽车后市场等方面先行先试,着力培育汽车消费的新增长点。
四、海外
1、美国财长表示,不能保证美国经济不会陷入衰退。不过他排除了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被问及能否保证特朗普执政期间不会出现经济衰退时,贝森特回答道:无法保证。贝森特驳斥人们对近期美股下跌的担忧,称股市的修正是健康的,如果政府施行良好的税收政策、放松监管和能源安全,“市场的情况就会很好。”
2、欧洲央行管委维勒鲁瓦:欧元应该在国际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欧洲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吸引国际投资者使用欧元的强大储蓄和投资联盟。
3、澳大利亚国库部长Jim Chalmers警告称,在飓风Alfred造成农作物和房屋重大损失后,可能导致通胀压力上升,包括建筑成本,受损农作物将推高水果、蔬菜等必需品的价格。
4、英国3月Rightmove平均房屋要价指数环比升1.1%,前值升0.5%;同比升1%,前值升1.4%。
五、国际股市
1、亚太主要股指收盘多数上涨,日经225指数收盘涨0.93%报37396.52点。三菱重工涨逾12%创历史新高,并领涨成分股。权重股方面,日立涨2.55%,三菱商事涨2.54%,东京海上控股涨2.31%,东京电子涨2.21%。韩国综合指数收盘涨1.73%报2610.69点。权重股方面,韩华宇航涨6.81%,刷新历史新高;三星电子涨5.3%,三星物产涨3.26%。澳洲标普200指数收盘涨0.83%报7854.1点。新西兰标普50指数收盘跌0.82%报12166.14点。
2、上周在印度十大市值最高的公司中,有五家公司的总市值下降了9335.752亿卢比,其中IT巨头印孚瑟斯技术和塔塔咨询市值下降最大,分别下降4422.662亿卢比和3580.098亿卢比,这与印度国内股市的疲软趋势一致。
3、消息人士称,苹果计划从4月份开始在印度海德拉巴的富士康工厂生产用于出口的AirPods耳机。AirPods将是继iPhone之后苹果在印度开始生产的第二款产品。
4、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提交给日本财务省的文件显示,该公司增持了5家日本商行的股票,三井物产的持股比例从8.09%升至9.82%,三菱商事持仓比例从8.31%升至9.67%,住友商事所占比例从8.23%升至9.29%,伊藤忠商事持股比例从7.47%升至8.53%,丸红从8.30%升至9.30%。
5、百事公司印度和南亚首席执行官Jagrut Kotecha表示,百事公司将加大在印度包装食品领域的投入,迎合印度人不同口味的需求,并押注于创新和高端化,以保持在印度两位数的业务增长。
六、期货
1、国内商品期市收盘涨跌不一,集运指数(欧线)涨逾3%;能化品涨跌互现,玻璃、原油、对二甲苯涨逾1%,烧碱跌逾2%;黑色系多数下跌,锰硅跌逾2%,焦煤跌近2%;农产品涨跌不一,苹果涨逾1%,生猪涨近1%,棕榈油、菜籽跌逾1%;基本金属多数上涨,贵金属均上涨。
2、发改委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当周,鸡蛋价格环比上涨5.67%报6.89元/公斤,连续2周上涨;蛋鸡饲料价格环比持平报2.73元/公斤;蛋料比价环比上涨5.53%报2.67;蛋料比价平衡点环比下跌0.36%报2.8;蛋鸡养殖预期盈利环比上涨53.56%报-7.1元/只。
肉鸡价格环比上涨5.0%报6.51元/公斤,连续2周上涨;肉鸡饲料价格环比下跌0.31%报3.26元/公斤;鸡料比价环比上涨5.26%报2;鸡料比价平衡点环比下跌0.93%报2.14,创2024年1月以来新低;肉鸡养殖预期盈利环比上涨46.15%报-1.26元/只。
七、债券
1、国债期货全线收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81%,创2024年11月22日以来收盘新低;10年期主力合约跌0.56%,创2024年11月27日以来收盘新低;5年期主力合约跌0.26%,2年期主力合约跌0.05%。
2、中证转债指数收盘涨0.29%,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涨0.37%。其中,永安转债、豪美转债、远信转债、伟24转债、冠盛转债涨幅居前,分别涨20%、8.33%、6.59%、6.33%。跌幅方面,东时转债、雪榕转债、科数转债分别跌13.59%、10.54%、4.97%。
3、农发行91天、3年(250403Z9.IB)、3年(2504001.IB)、5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5313%、1.7259%、1.5464%、1.8150%,全场倍数分别为4.07、5.75、2.99、3.86,边际倍数分别为1.67、1.79、1.21、1.24。
4、财政部3月18日将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包括3.4亿元1年期2025年记账式附息(一期)国债和2.5亿元5年期2024年记账式附息(二十期)国债,方向均为随卖,招标时间为11:05-11:35。
八、外汇
1、周一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盘报7.2388,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00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688,较上一交易日调升50个基点创逾四个月新高,这也是近两个月来最大上升点数。
2、日本首相石破茂称日本并未操纵汇率。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