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要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2、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通报中央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实现增加值2.5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1%,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会议要求,要严防严控债务风险,加强穿透监测,强化刚性约束,防范“超级股东”行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业务风险,聚焦信托、财务公司、商业保理、基金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专项治理,严把金融业务入口关,加强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控。加强涉外业务风险管控,高度重视行业性风险问题,积极向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切实提升依法合规经营能力,持续做好“压减”工作,坚决杜绝控股不控权和虚假控股问题。
3、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一季度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答记者问。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开局良好、回升向好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和趋势,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会议要点包括:①加快推动各项既定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②强化政策预研储备并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动出台③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重组④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⑤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⑥制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标准指引。
4、国家统计局: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2%,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延续扩张态势;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7%,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扩张。
5、国家统计局: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51.2%和51.7%,比上月下降0.4、1.8和1.0个百分点,三大指数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延续扩张;其中,建筑业扩张略有加快,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3.7%,比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升至高位景气区间,企业施工进度有所加快。
6、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51.4,前值51.1,再度创2023年3月来新高,反映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加快扩张。
7、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推进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出席会议并介绍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考虑。会议指出,将进一步汇聚工作合力,推进配套方案出台实施,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希望中央企业“一企一策”制定设备更新工作方案,优先选择一批能耗高、排放大、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设备尽快更新改造;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企业技术设备升级和相关产业集群园区发。
8、国资委:国资央企要进一步融入“大开放”,积极主动与西部省份对接,合作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进一步融入“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参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深化东西部协作推动产业跨地区梯度转移和优化布局,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力度,打造一批主题鲜明、融合发展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9、假期期间,中国资产大幅拉涨,港股表现最为亮眼。截至5月3日,香港恒生指数已连续9个交易日收涨,创2018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分析称,港股上涨的本质原因是全球股市动荡引发外资再平衡。短期来看,港股仍有上涨惯性。从中期角度来看,港股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历史罕见,风险溢价显著高于海外股市。
10、五一假期,出境游迎来大爆发。2024年5月1日出发的国际机票预订量,超过2019年,创下历年五一的单日新高;假期多个免签目的地预订量超过2019年三成以上。全球1035个城市有中国旅客预订了酒店,中国旅客集中出游,带动了全球各地消费恢复,“中国节日”已重新成为全球旅游消费的旺季。
11、世界黄金协会发布《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储备290吨,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为最大买家,一季度累计购入27吨,且已连续17个月增持黄金。在黄金消费端,中国一季度金条和金币需求更是高达110吨,创下21年来新高。
12、央行发布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7.05万亿元,同比增长9.6%,一季度增加9.46万亿元。其中,绿色贷款增加3.7万亿元,季度增量创新高;房地产贷款增加6095亿元,环比多增1.16万亿元;住户消费贷款增速略降,经营性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13、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组织召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核心交易商座谈会,介绍市场运行情况和《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业务规则》有关规定,并提出工作建议。下一步,交易商协会将持续优化凭证类产品业务流程和配套机制,在符合国家相关行业和产业政策要求下,鼓励市场成员丰富CRMW、CLN等各类产品应用,充分发挥信用风险分散分担功能,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4、五一假期,楼市利好政策持续加码。北京宣布京籍家庭可在五环外新购一套房,天津取消本地户籍120平以上新房限购,上海宣布开展商品房“以旧换新”活动,南京都市圈9城公积金互认互贷,其中包括安徽多个城市。与此同时,江苏无锡、广东肇庆宣布多项房地产扶持措施。肇庆市出台政策文件明确表示,从2024年5月1日起,肇庆市范围内商品房实行按套内面积计价宣传销售。
15、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香港之主要营业地点已于3月4日起变更为香港中环雪厂街2号圣佐治大厦4楼405-7室。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16、5月,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就已经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或下调通知存款利率加点上限。业内人士表示,智能通知存款产品的利率通常高于普通存款产品,这提高了银行的揽储成本。在当前金融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压力。从资金运行的角度来看,也能够向实体经济导流更多“金融活水”。
17、河南省印发攻坚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快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增发国债项目6月底前全部开工。出台我省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综合效益。建立重大项目研究谋划储备机制,出台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新增政策性资金领域滚动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编制等前期工作。
18、中指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1-4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12464.4亿元,同比降幅有所收窄。4月以来,新房市场仍面临调整压力,多数城市新房成交规模较3月出现回落,但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二手房市场保持较高活跃度,表现明显好于新房,深圳、成都等城市4月二手房成交规模环比保持增长。
19、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公司已制定瘦身健体一揽子方案,统筹好降负债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坚定瘦身,调整融资模式,降解风险,未来聚焦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租赁公寓三大优势主业。一揽子方案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坚定瘦身,调整融资模式,降解风险;第二阶段,万科将聚焦主业,做精业务,成为行业产品标杆、服务标杆。
20、万科总裁祝九胜再以“三重山”回应如何应对阶段性流动性挑战的问题,并强调针对上述挑战的三项工作重点:一是不折不扣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能报尽报,能上尽上,目前集团已有59个项目申请纳入白名单;二是大力推进经营性物业贷,作为“双利手”,既可以解决历史上的存量问题,也可以阶段性地获取新的流动性;三是银团贷款,目前取得众多银行支持,可以提升银企合作效率,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
21、美联储如期暂不加息,连续第六次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至5.50%区间不变。FOMC声明显示,美联储将从6月开始将美债减持速度从每月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此外,最近几个月未能进一步实现2%通胀目标,重申等待在通胀方面获得更大信心后再降息。声明发布后,美股涨幅扩大,美元和美债收益率跌幅加深,现货黄金涨超1%。
22、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虽然通胀过去一年内已经显著放缓,但仍然高于2%的目标;打击通胀缺乏进一步的进展,2024年迄今的美国通胀数据一直都高于预期;降息的时间节点取决于数据,FOMC将逐次会议作出决定,但下一步行动不太可能是加息;如果劳动力市场出乎意料地疲软,那将保障FOMC降息。
23、美国4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17.5万人,预期增24.3万人,前值从增30.3万人上修至增31.5万人。出乎市场预期,失业率从3月份的3.8%升至3.9%,达到2022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工资的涨幅也低于预期,较上年同期增长3.9%,而3月份的增幅为4.1%。疲软的4月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后,交易员将美联储首次降息时间预期从11月提前至9月。交易员目前预计2024年美联储将两次降息25个基点,非农前预期为一次。
24、【债券重大事件】江西铜业发行不超100亿元公司债券获证监会注册批复;保利文化集团发生超过净资产20%以上亏损的重大事项;江苏华靖资产经营无偿划转资产;景德镇市国资运营投资控股集团无偿划转子公司股权;深圳航空发生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绝对值百分之十的重大损失;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有控股集团子公司无偿划转资产;龙岩经济发展集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