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日前召开2023年支付结算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要坚持“支付为民”,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支付清算体系顶层治理,加强系统安全生产和业务管理,统筹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高韧性的支付清算体系;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涉赌涉诈“资金链”治理,继续强化支付市场监管,着力规范行业秩序,切实维护良好生态。
2、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震慑筑防线,严肃查处重大违规问题线索。各中央企业要把“查大案、盯高发、治顽疾”作为做好责任追究工作的主攻方向,抓牢抓实违规问题线索查处工作,坚决防止“破窗效应”,切实筑牢维护国有资产安全防线。一是紧盯重大违规问题。对党中央、国务院关注,国资委交办的重大违规问题线索予以重点查办,着力查处触碰国家法律“红线”的严重违规问题,历经多届企业领导班子或多位负责人的“惯性”违规问题,以及涉及上市公司、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等。二是紧盯违规问题高发领域。强化对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部门和岗位的监督,严查股权投资、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对外担保、金融业务等领域违规问题线索,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三是紧盯屡禁不止“牛皮癣”问题。对国资委三令五申严禁的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虚假业务问题“零容忍”,一经发现即由集团公司或上级企业提级查办,涉及二级子企业或年内全集团累计发现3件上述同类问题的,应当报告国资委,由国资委提级查办。
3、中国证券业协会在深圳召开固定收益专业委员会专题会议。会议听取了31家委员单位代表关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助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深化二级市场交易结算制度改革、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等议题的意见建议。委员代表建议,要持续推进债券品种创新,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完善债券交易结算机制,提升二级市场活跃性,形成一二级市场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REITs市场发展,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
4、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消息,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等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资金管理安排,境外银行类机构投资者可选择直接入市或通过主经纪业务入市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境外非银行类机构投资者可通过主经纪业务入市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
5、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发布通知,开展2023年公司债券发行人全面自查工作,在公司债券发行人自查工作基础上,北京监管局将按照工作安排,开展现场检查工作。
6、据每日经济新闻,自去年底防疫政策优化之后,债券市场围绕经济复苏的预期提升,企业在一级市场融资活跃,一种地产债更是诚意满满给出高回报利率。有分析指出,随着风险事件的释放和政策的影响,未来债基投资范围或将进一步向高等级债券靠拢。
7、江西省纪委省监委消息,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仁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目前正接受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8、大悦城地产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发行人已完成向合资格投资者发行本金为10亿元的境内债券。首期债券期限为5年,附第3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合资格投资者回售选择权。首期债券的实际发行规模为10亿元,票面利率根据簿记建档结果确定为3.34%。
9、河南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到,鼓励各地持续举办房产推介会、展销会,营造促进住房消费市场氛围。因城施策,通过发放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方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0、4月份以来,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在内的多个省、自治区政府披露了关于中小银行专项债相关工作的细节信息。此前,中诚信国际发布《地方政府专项债2022年回顾与2023年展望》报告称,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320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推算,2022年全年中小银行专项债仅发行630亿元,剩余2570亿元或在2023年发行。
11、中日两大“债主”2月齐抛美国国债,中国已连续7个月减持。美国财政部发布报告显示,2月日本所持美国国债环比减少226亿美元至1.082万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488亿美元,环比减少106亿美元。自去年4月起,中国持仓连续11个月低于1万亿美元。
12、美国政府周一发行的3个月期国库券中标收益率创下自2001年克林顿任内最后几天以来的最高水平。财政部发行的570亿美元3个月期国库券中标收益率为5.08%,为2001年1月1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480亿美元6个月期国库券的中标收益率为4.87%,同样也高于近期几次招标的平均值。
13、上个月,违约的全球企业达到了自2020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倒闭推动了违约率的上升。穆迪表示,3月份有15家被穆迪评级的公司出现债务违约,高于2月份的12家和1月份的6家。这推动2023年第一季度的全球违约数量增至33起,是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14、【债券重大事件】“H20明诚2”未能按期偿付本息;“弘阳地产9.70%N20230416”未能在到期日支付本息,构成违约;深交所对富力地产、恒大地产及相关当事人给予通报;粤港湾控股现有票据的交换要约于4月17日开始;日照城投子公司受行政处罚;柳州东城对收到银行间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致歉;“20碧地01”4月25日兑付本息,在上交所提前摘牌;“23北方企业MTN001”变更募集资金用途;“H龙控02”等13只债券4月18日开市起停牌。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