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统计局今日上午9:30将发布2022年12月通胀数据。CPI方面,Wind统计16家机构预测均值显示,猪肉价格显著回调对冲菜价季节性上涨,同时叠加基数效应,去年12月CPI同比涨幅或小幅反弹至1.9%。PPI方面,机构认为去年12月工业品价格涨跌互现,同比降幅在上年基数效应明显减弱的作用下或将收窄至0.3%。
2、商务部等14部门办公厅(室)公布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名单,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建议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4、2023年江西两会晒出过去五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全省GDP突破3万亿元。刚刚过去的2022年,江西预计GDP增长5%左右,2023年目标增长7%左右。
5、财政部将于1月18日招标续发三期记账式附息国债,分别为总额840亿元2年期,总额230亿元30年期、总额850亿元10年期。
6、商务部、央行联合印发通知,要求便利各类跨境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鼓励银行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发挥带动作用更多使用人民币,重点支持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地区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
7、今年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上,财政金融齐发力。专家表示,今年隐性债务监管将维持高压态势,在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同时,也会适度通过展期、降息乃至置换等方式,缓释隐性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8、据第一财经,2022年房企融资持续低迷,银行开发贷和非银融资都处于低位,房企偿债压力和投资热情背道而驰。2023年房企到期债务余额仍逼近万亿元,相比2022年有增无减。有机构分析,虽然前期银行已为优质房企授信数万亿,但考虑到需求端是影响销售和房企投资的根本,也是影响授信落地的关键,政策的刺激力度还会加大;在缓解短期压力方面,股权和债券融资或将发挥更大作用,但分化也会加剧。
9、据证券时报,2023年初,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延续“早发快用”节奏,专项债“开闸”日期再度前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1日,一季度各地拟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已超1.1万亿元,其中,拟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规模已达9775.431亿元。
10、据中国证券报,多家百亿私募表示,在新一年宏观经济复苏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之下,未来股市有望迎来较大估值修复机会。债市在“股债估值差异较大”的环境下,中短端利率债品种预计有一定配置价值,“高等级高流动性”的信用债相对更值得看好。2023年楼市预计有所复苏,但实质性回暖幅度仍待观察。
11、【债券重大事件】“20佳源创盛MTN001”持有人会议通过变更本息兑付安排的议案;金科股份公司股东收到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警示函;广晟集团原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刘卫东被开除公职;吉林担保收到《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绿城地产首期市场化购买公司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金额达11189万元;盐城市政府表示,加强重点企业风险监测,规范平台公司投融资行为;宝鸡投资取消发行“23宝城投MTN001”;合川工投取消发行“23合川投资CP001”;融发集团取消发行“23青岛军民MTN001”。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