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2、央行决定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央行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3、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2月6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0%。Wind数据显示,今日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回笼900亿元。
4、《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0%,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5.1%。考虑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3%左右,2020~2022年三年平均增长5.2%,略高于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
《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在执行房地产“三条红线”政策过程中,积极推动房地产业“软着陆”,既要防止土地拍卖频繁流标、热点城市供地不足导致后期房价暴涨,又要防止四、五线城市房价过快下跌引发连带风险。
5、国家卫健委通报,12月5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1例,其中本土病例38例(内蒙古28例,均在呼伦贝尔市;黑龙江7例,均在哈尔滨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河北1例,在石家庄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4例,其中本土5例。
另据央视新闻,12月6日0时至14时,满洲里市新增确诊病例37例。截至目前,满洲里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91例。
6、中物联数据显示,1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至56.1%,连续2个月保持上升趋势。综合指数变化,在11月底出现新变异毒株前,全球疫苗推广和各国经济复苏政策仍在持续推进,全球经济仍保持着较好的复苏态势,制造业恢复力度较上月有所加强。然而,之前的不稳定性因素仍然存在,新变异毒株又使得恢复进程中的风险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7、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最新调查显示,美国通胀率超过美联储目标水平的势头势将至少再持续两年。约71%的受访者表示,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内的年化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最早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会触及或者跌破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
8、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2021财年的补充预算案。支出总额为35.99万亿日元,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补充预算。其中六成将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来筹措。
9、韩国首个《氢经济发展基本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50年,韩国将在全国建立2000多处加氢站。韩国氢能将占最终能源消耗的33%,发电量的23.8%,成为超过石油的最大能源。
二、股市
1、沪深两市大小指数早盘分化,午后三大股指集体下探,沪指再失3600点;题材股回调,创业板指跌退守3400点。上证指数收跌0.5%报3589.31点,创业板指跌2.09%。两市成交额连续32个交易日突破万亿规模。
盘面上,绿色电力概念可圈可点,华电国际、洛阳玻璃、华电重工涨停。有色金属走高,中国铝业、株冶集团涨停。EDR概念冲高回落,启明信息、锐明技术触及涨停。房地产前高后低,新黄浦、中交地产涨停。券商盘中拉升,兴业证券一度涨停。半导体指数下挫,立昂微、斯达半导、乾照光电等多股深度回调。锂电池产业链全线哑火,鼎胜新材跌停,宁德时代跌幅靠前。病毒防治题材全面回落,九强生物跌超10%。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95亿元,连续4日净买入。外资大幅抢筹券商、银行股,中信证券获大幅净买入8.48亿元,净买入额创2015年2月以来新高,东方财富、平安银行分别获净买入6.99亿元、5.57亿元,招商银行净买入近4亿元;半导体股大幅回调,外资逆市加仓,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净买入均超2亿元;此外,亿纬锂能净买入超3亿元,贵州茅台、格力电器净买入逾2亿元,比亚迪、中国中免净买入逾1亿元。净卖出方面,多只新能源龙头股遭减仓,宁德时代、隆基股份净卖出超3亿元,宁德时代结束连续7日净买入,华友钴业净卖出逾2亿元;此外,泸州老窖、伊利股份净卖出逾1亿元。
2、恒生指数弱势震荡收跌1.76%,报23349.38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34%盘中创新低,恒生国企指数跌2.14%;大市成交1700.2亿港元。医药、科技、汽车、教育板块跌幅居前。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下挫5.81%,药明生物跌超7%领跌蓝筹,百济神州等多股跌超10%。科技股全天弱势,携程集团大跌超13%,阿里巴巴等龙头普跌。恒大系下挫,中国恒大跌近20%。南向资金全天逆市净买入37.16亿港元。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7.15亿港元,连续9日净买入,累计净买入162.11亿元。美团-W、快手-W、华润电力分别获净买入9.31亿港元、8.69亿港元、3.58亿港元。净卖出方面,金斯瑞生物科技、药明生物、工商银行分别遭净卖出2.64亿港元、2.44亿港元、1.26亿港元。
3、港交所:2021年前11个月证券市场平均日成交额1715亿港元,同比增长34%。
4、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分别持股38.9%;3家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分别为10%、7.3%、4.9%。中国物流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又一家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
5、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已批准成立世界最大的稀土公司,该稀土新公司将被命名为中国稀土集团,最快将于本月在江西省成立。赣州稀土集团相关人士表示,组建中国稀土集团的消息属实,赣州稀土集团为组建单位之一。
6、阿里张勇发内部信,宣布公司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任命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武卫将卸任CFO,并继续担任集团执行董事。
7、盒马线上APP(上海地区)推出“斩钉价”,盒马表示,“斩钉价”意为斩钉截铁地降价,只是年底惠民季中正常的优惠行为,回馈消费者,为稳价保供做贡献。据悉,此次降价范围将覆盖上海59家盒马鲜生门店、21家盒马mini店,及其周边盒区房用户,持续至年底。
8、中国电信全资控股子公司天翼爱音乐文化科技,发布《2021年元宇宙虚拟人定制及内容制作项目比选公告》。根据公告,采购内容为“元宇宙数字人制作”,具体包括:数字人形象-建模、数字人形象-造型、平面制作、视频-短剧制作、视频-CG短片制作、KOL合作宣发。
9、温氏股份公告称,11月份销售肉猪119.56万头,收入24.17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7.19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34.29%、-2.78%、45.8%,同比变动分别为42.67%、-27.55%、-41.01%。11月销售肉鸡上亿只,收入29.86亿元,毛鸡销售均价14.37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9.62%、-0.13%、8.05%。
10、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11月总销量为135,869部,同比减少约10%,环比增长约22%;11月的总销量中,16,161部为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37%并达至集团月度纪录新高。
11、商汤科技香港IPO拟发行15亿股股票,将在港IPO价格定在3.85-3.99港元/股,拟募资至多60亿港元。
12、牧原股份回应商票逾期:由于部分持票人未及时发起提示付款申请或选择的清算方式不符合银行要求等原因,导致公司无法按时兑付商票。公司已积极与持票人、银行沟通,推动商票兑付,保障持票人的合法权益。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与现金流情况一切正常。公司已针对相关情况出台了专项管理制度与措施,未来将加强票据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13、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参半,韩国综合指数涨0.17%报2973.25点,日经225指数跌0.36%报27927.37点,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05%报7245.10点,新西兰NZX50指数跌0.62%报12597.81点。
14、台积电冲刺3nm工艺,目前已进入试产阶段。在三星扬言3nm要抢先台积电,于明年上半年量产之际,业界传出,台积电正加快3nm量产脚步,有望提前一季至明年第二季量产。
15、韩国零组件业界传出消息,苹果公司将明年上半年iPhone出货目标定为1.7亿部,比今年的1.3亿部高出30%,并向各大零部件厂商通报了供需计划。
三、期货
1、国内期市收盘涨跌参半,能化品领涨,LPG期货主力合约涨超5%,原油涨近4%,燃油涨超3%,塑料、甲醇涨近3%;油脂油料走高,豆油涨近3%,菜油、棕榈油涨超2%;黑色系多数上涨,焦炭涨超3%,铁矿石涨近2%;基本金属午后持续走低,沪锡跌超3%,沪铅跌近3%,沪镍跌超2%;铁合金走低,锰硅跌超2%,硅铁跌近2%。
2、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3、发改委:上周国内生猪价格盘整为主,终端市场对大规格肥猪仍有一定需求支撑,从而影响屠企压价阻力较大,养殖单位抗价情绪较浓,供需博弈激烈,周内猪价窄幅调整为主,目前下游消费略显疲软,猪价再涨动力不足,预计短期内猪价或将触顶,猪料比高位调整。
4、国家统计局:11月下旬与11月中旬相比,16种产品价格上涨,29种下降,5种持平。其中焦煤(主焦煤)、焦炭(二级冶金焦)环比分别下跌32.4%、18.4%。
5、中期协:10月,全国150家期货公司净利润10.21亿元,环比减少26.17%,同比增长99.13%;营业收入39.08亿元,环比减少16.92%,同比增长57.33%;手续费收入27.33亿元,环比减少13.67%,同比增长69.73%。
四、债券
1、【债市综述】现券期货大幅走强,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下行6bp左右,10年期国开活跃券210215收益率下行6.75bp报3.065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10009收益率下行5.87bp报2.84%;国债期货大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45%,创7月30日以来最大涨幅,5年期主力合约涨0.30%;银行间资金面稳中偏松态势未改,隔夜回购加权利率续降;地产债多数上涨,“17阳光城MTN001”涨超59%。
2、外汇交易中心称,截至2021年11月底,以法人为统计口径,50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入市,本月新增4家;721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模式入市,本月新增8家;11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现券交易10390亿元,环比增加38%,交易量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约5%。
3、花样年集团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上海花样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关联公司杭州花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未能清偿债务被提起诉讼。受公司整体流动性紧张的影响,杭州花浦未能如期归还借款,公司未能履行保证担保责任。目前公司在积极寻求方案以推进事项的解决。
4、工商银行公告,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1900亿元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
五、外汇
1、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3715,较上一交易日跌25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702,调升36个基点。
2、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上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回调。12月3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102.66,按周跌0.05;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6.82,按周跌0.04;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0.41,按周跌0.13。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3、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正研究多方面建设蓬勃的离岸人民币生态圈,包括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的操作细节。正努力推动香港保险业尽快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设立售后服务中心,以促进保险市场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