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资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1、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会议指出,要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优化监管框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充实反垄断监管力量,增强监管权威性,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十四五”是碳达峰关键期、窗口期,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2、中国前两个月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比2019年同期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3.8%,比2019年同期增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5.1%,比2019年同期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为近年来同期较高水平;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国家统计局指出,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恢复状态,一季度很可能出现同比增长,甚至出现大幅回升。
3、国务院敲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及时限,要求抓实对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尽快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政府杠杆率要有所降低。抓紧出台具体措施,做到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有提高、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4、国家统计局表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已进入最后的数据审核汇总阶段,初步打算在4月上旬公布普查结果。
时隔数年,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再次出现楼市热度走高、房价“领涨”的情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70大中城市中有56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徐州环比上涨1.2%领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1.2%、1.3%、1.0%和0.9%,包揽涨幅榜前四位。
5、交易商协会:日前已研究推出乡村振兴票据,产品于3月15日正式上线;首批乡村振兴票据将陆续公告发行,十余家发行人涵盖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各类主体。
6、香港金管局:“债券通”南向通将在今年下半年初段落地,南向通会采取先试行、再扩展的方式,资金管理采取闭环模式。
7、美国1月国际资本净流入1063亿美元,前值净流出6亿美元;外资净卖出美国公债490亿美元,前值净卖出207亿美元;长期资本净流入908亿美元,前值净流入1210亿美元。日本1月所持美国国债增加254亿美元,至1.28万亿美元,创2020年8月份以来新高。中国1月所持美债增加229亿美元,至1.095万亿美元,创2019年10月份以来新高。
8、欧洲央行管委森特诺表示,货币政策尚未用尽,尤其是与财政措施配合使用的情况下;仍然希望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数据将显示去年12月设定的1.85万亿的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是合适的;必须满足于美国经济刺激对欧洲贸易的积极影响;下一个影响可能是油价和通胀;收益率曲线控制不会成为欧盟关键的稳定工具,欧洲央行方面不会支持其强力实施。
9、美国五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损益平衡通胀率盘中一度涨至2.60%,创2008年以来新高。
10、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的一周内,全球投资者减持新兴市场头寸幅度达近1年来最大。同期,中国债券基金获得4.2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截至2月,新兴市场已连续11个月实现资金净流入。就涌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而言,中国国债是一大主要目的地。
12、科创板首只可转债——嘉元转债昨日上市首日大涨8%,为近期频频破发的可转债新券市场带来一丝暖意。机构人士认为,尽管嘉元转债上市首日表现尚可,但市场对于科创板高波动性并未充分定价,如何对科创板转债进行定价需要市场进行深入研究。
13、【债券重大事件】证监会:北部湾港、晶科科技发行可转债事项获通过;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对海航集团等321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上清所:未收到“19如意科技MTN001”付息资金;穆迪:上调药明康德展望至“正面”,并确认其“Baa3”评级;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拟对“18鲁宏桥MTN002”、“18鲁宏桥MTN003”开展现金要约收购;嘉澳转债涨超30%,盘中两次临时停牌,嘉澳环保提示本期债券存在较大估值风险;紫光集团:“19紫光02”回售金额为17.14亿元,未转售;“21青白江SCP001”“21滨湖建设SCP002”“21华发大湾ABN001”取消发行等。
本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