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创固收点评1月PMI数据称,1月伴随各地疫情先后过峰,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向季节性水平回归。往后看,节后制造业生产或加速修复,制造业、服务业PMI均有望维持在扩张区间。据国家统计局披露,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制造业、服务业企业数量仍然较多,需求不足仍是首要问题。考虑到年内多轮疫情反弹的风险,下游需求仍可能再受冲击,基本面的复苏基础仍需巩固。
2、中信固收称,1月初债市加杠杆情绪升温主要是跨年后资金考核压力不再,融出意愿增强以及开年银行、保险机构配置需求高增所致,而节前加杠杆有所降温主要是节前资金面收敛、信贷“开门红”预期增强和理财赎回余波未平所致,节后债市杠杆率大概率有所回升,但幅度可能有限。
3、国君固收称,特斯拉降价策略提振终端市场需求,虽然上游零部件厂商2023年面临一定的降价压力,但由于终端销量具有较大的增长预期,零部件供应商有望更受益于量的提升;汽车板块筹码结构较为健康,有望成为节后入市的增量资金的选择;推荐“4680电池+一体化压铸+特斯拉产业链”三条主线对应的转债。
4、中泰固收称,2022年预算收支目标并未达成。展望2023年,财政发力仍将面临“紧平衡”的约束。考虑到明年外需大概率放缓,疫情长尾效应影响下地产和消费复苏存在不确定性,稳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积极财政在力度上预计不会出现明显“退坡”。但由于制度性改革难以一蹴而就,因此2023年财政发力仍将面临“紧平衡”的约束。
5、中信固收称,经测算,2月存在一定的流动性缺口,但考虑到央行操作以及节后现金回流,预计资金面大概率企稳;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以及实际操作均体现出呵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决心,预计宽货币还将继续为经济修复保驾护航,综合来看,当前债市存在做多机会。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