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君固收2021年基于供需视角债市复盘思考:1月初到春节前,紧货币+稳信用,利率曲线熊平;春节后到7月份降准前,稳货币+紧信用,利率缓慢下行;7月份降准后到9月末,宽货币+紧信用,利率整体下行;10月初至10月中旬,紧货币+紧信用,利率曲线熊陡;10月下旬到11月末,稳货币+稳信用,利率整体下行;12月初至今,宽货币+稳信用,利率整体下行。
2、江海证券称,从政策目标上看,目前需要的是稳信用,而并非宽信用。如果对宽信用的目标并不期待那么高,那么实际上是很容易形成超预期的效果。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需要警惕一季度信贷井喷对债券的冲击。
3、中金公司:从2022年全年看,经济周期运行和信贷脉冲信号提示中国资产可能在上半年迎来阶段性机会;风险溢价指标预测股债分化加大,股指表现相对较好,利率先下后上;建议未来3-6个月适度超配中国股票与利率债,下半年配置更均衡。
4、华创固收称,四季度货政例会强调“主动作为”,发挥“总量”功能。关注央行明确在总量层面的主动作为,意味着更大范围的宽松仍旧可期;对于房地产态度更加温和,诉求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降低,具体落地措施也值得关注。
5、中信固收解读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降准之后再提“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不排除未来存在MLF降息的可能,但并不意味着会迅速降息;仍然有降成本的要求,可能通过LPR下调、进一步降低费用、对特定领域贴息的方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