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海证券称,如果本月LPR利率降低了,那么后期MLF降低的概率就小一些。而如果降准后,本月LPR利率依然没有降低,未来可能MLF利率会降低去引导LPR利率的降低。由于降低融资成本这个诉求并没有改变,甚至变的更加迫切,那么未来不排除还有各种工具出台的可能性。
2、中金公司称,6月FOMC会议之后,美国长端利率急跌,首先反映投资者通胀预期回落,增长忧虑加深,以及对美联储宽松政策退出的疑虑。与此同时,美债市场动荡可能受交易层面因素影响较大,利率急跌可能夸大了市场对经济与政策的悲观预期。下半年全球大类资产表现排序为:海外股票>中国债券>全球商品>中国股票>黄金>海外债券。
3、中信固收称,降准通过向金融机构注入稳定资金,促进综合成本下降,有望带动LPR调整,但MLF利率和价格传导时滞可能制约其下行空间。建议加大关注下周公布的LPR报价,其变动情况将影响后续的货币政策调节力度以及中长期利率走势。
4、中金固收称,目前来看,中资美元债尤其是高收益债利差已处于历史高位,当前深度为负的实际利率与实际增长情况并不完全匹配,需关注美债利率后续走势以及对投资级中资美元债收益率的影响;不过目前美元流动性仍暂充裕,如果不出现信用事件冲击,投资级美元债收益率波动范围可能有限。
5、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全球性通胀只是暂时现象,通胀或将年内见顶,下半年货币政策再收紧担忧减弱,债市仍将存在波段机会,具备配置价值。与此同时,在一些政策工具引导市场预期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将被促进。
6、华泰固收称,6月以来美元与美债同向走强,背后的逻辑不能用“复苏+再通胀”交易降温等基本面因素完全加以解释;预计美元指数和美债仍分别维持90-94和1.25%-1.75%的震荡区间,中期看美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仍是主旋律,美联储QE退出节奏仍是关键。
7、兴证固收称,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偏慢,或是由于今年上半年处于疫后经济复苏的高点,“稳增长”压力不大,同时在加强债务管控+防风险背景下,财政部对专项债项目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审批趋严,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发行节奏,预计三季度特别是8月以后或将迎来新增专项债的供给高峰。
本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