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观点精粹】2021.3.18
1、华泰固收称,2月利率债供给仍缓,同业存单量价齐升,机构普遍维持短久期、低杠杆操作。展望未来,大行和城农商行的配置行为可能持续分化,二季度利率债供给压力增大将考验配置盘成色,外资流入仍是大趋势。两会后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杠杆策略建议回归中性。
2、华创固收称,目前债市对利空因素反映偏“钝化”,从后续来看,3月资金偏松,机构或继续小幅加杠杆,进而对中短端品种行情有所带动,但受通胀和地方债供给预期等利空因素扰动,交易空间或较为有限。预计4月资金缺口较3月显著放大,或迎来货币政策释放政策信号的时间窗口。
3、江海证券:短期来看前期密集出现的利空因素已基本被市场消化,利率向上的动力不足,但除风险偏好有所回落外,市场也
暂时缺乏驱动利率明显下行的触发因素,多空分歧仍在的背景下,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利率波动也显著收敛,交易空间较为有限。但对于配置盘而言,目前的利率水平仍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可逐步介入配置。
4、广发证券:美债收益率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非常重要,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今年年初以来,美债收益率上升幅度远超预期,市场对未来美债收益的分歧仍较大,最乐观的投资者认为美债收益率有可能于明年年中升破3%,而最悲观的人则认为该收益率自今年四季度起就会回落到1%左右。
5、天风宏观: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基本面仍然不错,经济虽然略有波折但还在复苏的顶部,上市公司的盈利拐点可能在下半年出现。对于股票而言,上半年基本面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债券而言,上半年基本面也不会带来趋势性的交易机会。上半年股票比债券更好,特别是价值股;下半年利率债和成长股都有机会。
6、惠誉:预计美联储将在2021年下半年宣布缩减资产购买计划,然后在2022年初开始实施缩减计划;预计美国国债收益率将逐步上升,而全球金融状况将继续以历史标准为支撑;美国方面出台财政刺激计划后,全球GDP的预测得到上调;预计今年全球GDP将增长6.1%,高于2020年12月预计的的5.3%;新冠疫情仍未结束,但看起来已经进入了经济危机的最后阶段。
7、富国银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可能在“几周后”达到1.75%,到年中突破2%,因美联储重申宽松立场,且主席鲍威尔表示还不到开始考虑加息的时候。
8、高盛认为,美联储距离首次缩减购债还有充足时间,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或2022年第一季度才开始缩减购债,这是因为美联储需要在就业和通胀方面取得进一步实质性进展才能就缩减购债规模做出决定,而这在2021年下半年之前不太可能发生。
本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