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科技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会议指出,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要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的短板弱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债券、股票、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有些出席人员提出,近期,我国M2增幅高,M1增幅低,两者不相匹配,原因之一在于货币资金在银行间空转,或在银行与大企业之间轮流转,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渠道不畅。建议出台措施,强化银行与实体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实际联通,推动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3、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
4、有关部门将继续稳妥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审核注册相关工作,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同时,将加强债市投资端改革,壮大债券做市商队伍;研究推出REITs相关指数及ETF产品;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强化城投债券风险监测预警。市场人士认为,上述举措有望加快落地,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升债市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5、从有关部门获悉,深圳从11月23日起调整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二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来的普通住房70%、非普通住房80%统一调整为40%。此次调整降低了居民购买二套住房的购房资金门槛,有利于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6、证监会对中国电建、延长石油、北京国资、广州地铁和深圳地铁等5个企业债券项目依法履行注册程序。这是自10月20日企业债券转常规后,证监会核发的首批企业债批文。该批项目募集资金合计350亿元,投向轨道交通建设、节能环保、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领域,积极发挥企业债券服务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的作用。
7、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Tilton表示,预计2024年中国GDP将同比增长4.8%,高于市场普遍预测的4.5%。与此同时,高盛预测美国2024年GDP同比增长2.2%,日本同比增长1.4%,全球预计明年GDP同比增长2.6%。
8、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表示,2024年世界经济将呈现出奇特的特征——不温不火。经济上不去但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整体性风险,世界经济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增长周期自明年开始进入下行周期,金融周期也将从宽松周期进入紧缩周期。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是3.1%左右,明年或是2.7%-2.8%,会继续下降,将来一个周期到2027年、2028年都会在低位缓缓地发展。
9、据中国房地产报,业内人士表示,金融监管部门正在起草的房地产企业50“白名单”,主要是金融机构自己定,央行叫窗口指导,之后这50名单企业由各个商业银行认领出方案。明年或推进实施。不过,大部分房企表示尚未接到“白名单”通知。若此次“白名单”落地,或将成为此轮房地产风险从爆发到稳定的拐点性事件。
10、河南拟于11月28日发行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282亿元,品种为记账式固定利率付息债,全部为10年期新增专项债券。此次专项债券发行将用于支持河南26家中小银行发展的资本补充项目,26家中小银行分别为19家农商行和7家农信联社。
11、近期房地产行业支持政策再度接连不断,行业最困难时期或已经过去。目前国内债券市场中,房企存量债券规模还有1.71万亿,较金融、工业两大行业要小的多。Wind数据显示,到年底前到期的房企债券仅有37只,合计债券余额为328.97亿。其中14只债券到期需一次还本付息,兑付资金在90亿左右,而其余23只债券到期仅需付息,偿还资金很小,对地产债平稳兑付有积极的利好,意味着年底到期的这些地产债产生违约的可能性较小。
12、中植集团发布致投资者公开信,为相关产品陆续发生实质性违约向投资者致歉。中植集团表示,中介机构模拟合并口径测算集团总资产账面金额约2000亿元,由于集团资产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存续时间长,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流动性枯竭,资产减值情况严重。同时,由于债务规模巨大,剔除保证金后相关负债本息规模约为4200亿-4600亿元。
13、广州市方圆房地产公告称,“H20方圆1”回售金额7.18亿元,拟转售债券金额为0元,注销金额7.18亿元,本次回售兑付具有不确定性,回售资金兑付日为2023年12月4日。
14、融信集团公告称,“H21融信3”、“H20融信3”、“H21融信1”、“H20融信1”2023年第二次现金支付及利息偿付日11月28日,债权登记日11月27日。
15、正荣地产控股公告称,鉴于重大事项存在的不确定性已消除,公司向上交所申请“H21正荣1”、“H20正荣2”公司债券自11月23日开市起复牌,复牌后继续按照规定转让。
16、今年流入印度债券的外资势将达到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投资者在印度被纳入全球指数之前大举买入该国债券。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流入公司债等固定收益领域的资金已达到近60亿美元,仅这个月就占到资金流的四分之一左右。流入印度政府债券的月度资金势将创下2020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
17、【债券重大事件】“18中电投MTN002B”12月11日将全额赎回;绿城房地产集团之关联方购买债券8.0585亿元;“H21正荣1”和“H20正荣2”自11月23日开市起复牌;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董事长变动;天津滨海高新区资产管理董事长及总经理变更;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总经理变动;乌鲁木齐房地产开发总经理变动。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