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召开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指出,要拓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范围。动态监测分析房地产市场边际变化,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强化债券承销、做市、投资者合格性等市场机制建设。推进大型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全面完成整改,加强常态化监管。推动出台公司债券管理条例、修订票据法。
2、央行于2月15日开展了49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这是央行连续三个月超额续做MLF,业内专家认为,这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的决心,当前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但5年期以上LPR仍有下调空间。
3、MLF连续第三个月加量续作,政策面继续支持银行信贷投放“适时靠前发力”。业内人士表示,MLF加量平价续做,将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性,增加银行贷款投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遏制2月初以来的市场利率上行势头,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银行以较低成本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支持。不少观点认为,未来降准、降息仍有空间。但在一季度经济回升势头已经确立的背景下,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
4、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提出,严肃查处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突出问题。从严从重查处影响恶劣的财务舞弊、会计造假案件,强化对相关责任人的追责问责。加强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等的财务、会计行为的监督,严肃查处财务数据造假、出具“阴阳报告”、内部监督失效等突出问题。
5、据银保监会,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3%。2022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同比增长5.4%。
6、兴业银行、宁波银行作为主承销商,成功落地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转型/碳资产),该笔债券是全国首单碳资产转型债券。
7、央行2月21日将在香港发行两期共250亿元人民币央票。其中,第一期央票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为100亿元;第二期央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为150亿元。
8、《求是》杂志发表国家领导人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文章指出,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
9、证监会回应“境外持牌机构非法跨境展业规范整改”情况指出,规范整改核心要求是,禁止未在境内持牌的境外机构违规招揽境内投资者,并不得为其开立新账户;同时仍允许存量境内投资者继续通过原境外机构开展交易,但存量投资者向境外账户转入增量资金时应当严格遵守我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
10、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8.9,比上月回升1个点,扭转了去年初以来持续震荡下行态势,上升幅度达到近两年来最高。
11、最高检副检察长孙谦介绍,金融证券犯罪严重危害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五年来,检察机关共起诉此类犯罪18.5万余人,比前五年上升28.2%,其中包括“明天系”“安邦系”“泛亚”“康美药业”等一批特别重大案件。
12、据外汇局,1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稳定,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351亿美元,环比增长52%;银行结售汇顺差25亿美元。1月份,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387亿美元,环比增长9%,处于历史高位。
13、【债券重大事件】应公司要求,标普撤销金辉控股“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穆迪首予中免集团“A3”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浙商资产“21浙商资产债转股专项债”2023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未形成有效议案;“20联合水泥MTN001”“20联合水泥MTN002”2023年第一次持有人会议取消召开;荣盛发展“20荣盛地产MTN001”持有人会议将审议“变更本息兑付安排”等议案;碧桂园地产变更“22碧地02”“22碧地03”资金用途,拟偿还有息债务;六盘水开投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晟晏集团子公司因诉讼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武汉蔚能与蔚来汽车(安徽)签订重大合同;华夏幸福董事兼联席总裁孟惊涉嫌违法犯罪被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