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全球金融市场大事不断!国内方面,70大中城市最新房价将公布;国新办将于1月17日就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GDP、投资及消费等数据将重磅发布;国内成品油开启新一轮调价;1月LPR将公布。国际方面,达沃斯论坛线下重启;美国或触及债务上限;日本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欧盟将公布欧元区最新CPI数据,美国将公布PPI数据,欧佩克将公布原油产量。此外,美股1月16日因马丁路德金日休市一日,高盛、大摩将于1月17日披露财报。
2、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热度仍在延续。今年开年仅9个交易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规模已超5000亿元,其中仅1月13日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便上涨2000亿元。展望后市,市场预计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会有所上升,但利率上涨空间不大。
3、2022年光伏转债市场异军突起,不仅转债规模放量,景气度持续提升。截至目前,与光伏相关存量转债涉及企业超10家,基本覆盖光伏全产业链。机构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高速增长,带动光伏转债市场热度攀新高。
4、国务院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从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两方面,共提出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扩大市场需求、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等15项具体举措。
5、2022年商务部党组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6、银保监会要求,坚决惩治金融风险乱象背后的腐败,严查与股权乱象、投资乱象、监管套利等关联的不法利益输送问题,坚决铲除不法金融高管、不法企业主和监管“内鬼”的利益“黑三角”。
7、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重点围绕开展企业及项目碳排放评价、建立绿色项目/企业名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等开展全面合作。
8、理财产品净值大跌、赎回压力陡增,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迅速调整策略,稳定投资者信心。推出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正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留客利器”。1月,主打“稳健低波动”的摊余成本法理财迎来密集发行期。
9、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透露,央行在研究推出另外几项结构性工具,主要重点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包括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等。另外,有关部门已起草《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拟从四方面重点推进21项工作任务,包括优化政策激活合理需求,加大保交楼力度,设立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项再贷款,设立1000亿元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推动存量融资合理展期,调整优化并购重组、再融资等5项房企股权融资措施,合理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过渡期,完善针对30家试点房企的“三线四档”规则等。邹澜还透露,去年12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国平均为4.26%,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为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10、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下一步继续综合施策,积极稳妥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预计今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仍将保持温和,但也要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可能性。
11、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将数字人民币纳入流通中货币即M0统计,能更准确反映流通中货币总体规模。央行将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和生态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和应用创新,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框架。
12、央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表示,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已基本完成整改,金融业务不断规范。与此同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将支持平台企业合规经营,稳慎发展金融业务,并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
13、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同比增长7.7%,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2022年12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7万亿元,同比增0.6%;其中,出口2.16万亿元,同比降0.5%,进口1.61万亿元,同比增2.2%。
14、海关总署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要求着力落实一揽子促稳提质措施,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支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粮食能源等产品进口。研究出台支持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措施。
15、市场监管总局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提出要大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切实提高常态化监管水平,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不断优化公平竞争环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16、银保监会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提出,要全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做好对投资的融资保障。要努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加快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研究出台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制度;积极推动信托等非银机构聚焦主业转型发展;有效应对信用风险集中反弹;强化金融机构治理体系建设。
17、证监会修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明确对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实施差异化监管,对私募股权资管计划分期缴付、扩募、费用列支、组合投资等规制进行一系列优化,强调防范“明股实债”等违规行为,并适当提升产品投资运作灵活度。
18、证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金融行业标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披露信息规范化、结构化、数据化。
19、第四家外资独资公募来了!证监会核准设立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6亿元人民币,由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注册地为上海市。
20、据中国基金报,去年整体表现欠佳的可转债基金,开年以来悉数“回血”。截至1月13日,今年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率为3.39%,且债基产品业绩前十里6只为可转债基金。其中,平安可转债以6.19%的区间收益领涨债基。
21、据第一财经,随着信贷、债券、股权“三只箭”等利好政策出台,暴雷房企债务重组进度加快。目前,富力地产、龙光集团、融创已完成境内债务重组,富力地产、绿地控股完成境外债务重组。
22、【债券重大事件】惠誉确认美团“BBB-”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展望维持“负面”;华夏幸福债权人会议延期至1月16日;新光控股称,法院批准延期提交重整计划草案;森工集团称,法院裁定批准延长公司重整计划执行期限;柳州龙建受到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H17红星2”增信措施发生变更;重庆市合川工业投资取消发行“23合川投资SCP001”;巴中国资集团变更“22巴中国资MTN001”募集资金用途;金合盛调整“22苏金K1”募集资金用途。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