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
1、国家发改委表示,稳经济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地见效,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势头。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运行在合理区间。
2、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与上年同期相比,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3%,增幅由负转正。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887亿元,增长5.9%。
上半年税收收入中,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1599亿元,同比增长11.3%;车辆购置税1374亿元,下降30.7%。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30806亿元,同比下降6.4%。财政部表示,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在此基础上,预计财政收入将逐步回升。
3、国务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印发,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税法草案、增值税法草案、金融稳定法草案、铁路法修订草案。制定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国务院关于反走私综合治理的若干规定,修订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消费税法草案、电信法草案、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会计法修订草案、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商业银行法修订草案、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保险法修订草案、计量法修订草案、对外贸易法修订草案、仲裁法修订草案。预备制定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预备修订发票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
4、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3000亿元人民币/650亿新加坡元,协议有效期五年。
5、商务部表示,下半年将会同各地方、相关部门,重点从四方面发力,推动实现外贸“保稳提质”目标,包括降本增效,稳住外贸市场主体;强化保障,稳定外贸生产流通;抢抓订单,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促进创新,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6、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14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0%。Wind数据显示,今日3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
7、多家银行回应“涉房停贷”事件风险。兴业银行公告称,目前公司涉及“停贷事件”楼盘相关按揭贷款余额16亿元,已出现停止还款按揭金额3.84亿元,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公司已介入且存在烂尾风险按揭贷款总体规模较小,不会对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农业银行表示,已初步认定存在“保交楼”风险楼盘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6.6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0.012%;目前涉及“保交楼”风险业务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交通银行称,媒体报道中存在风险楼盘所涉及公司逾期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998亿元,占公司境内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0067%,规模和占比较小,风险可控。
建设银行指出,当前部分地区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涉及本行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工商银行公告称,目前停工项目涉及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风险可控。
民生银行透露,截至到去年年底,民生银行个人按揭贷款余额5900多亿,民生银行表示将严密关注市场动态并积极应对。
邮储银行公告称,目前,住房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笔均金额约44万元,房地产类不良贷款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密切关注部分地区出现的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情况,开展深入排查,初步认定的停工项目涉及住房贷款逾期金额1.27亿元,规模和占比小,风险可控。
中国银行公告称,今年以来,本行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及对困难房企项目并购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位于同业前列;疫情期间为客户提供延期还本付息等多项纾困政策,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本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总体风险可控。
8、国家卫健委:7月13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6例(甘肃36例,广东32例,上海5例,江西5例,海南3例,江苏2例,内蒙古1例,河南1例,重庆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6例(甘肃64例,上海42例,河南29例,广西25例,山东18例,广东11例,江苏8例,江西4例,海南3例,福建1例,四川1例)。
9、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512.2亿件,同比增长3.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982.2亿元,增长2.9%。其中,6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225.3亿元,同比增长9.3%;业务总量完成1295.5亿元,增长8.5%。
10、上半年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185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1.6%;新接订单量2246万载重吨,下降41.3%;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0274万载重吨,增长18.6%。
11、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赴北京城市副中心调研,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基础条件、存在的困难、重点示范方向和路径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并就当前环资领域重点工作进行交流。
12、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将大力推广广东、福建等省份经验,总结各地利用政府民生项目和医保基金等多渠道筹资经验做法,鼓励地方先行先试,重点推动条件成熟地区率先出台免费HPV疫苗接种政策,不断提高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率。
13、中汽协指出,6月,汽车出口形势良好。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品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更多认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更是成为当前出口亮点,部分企业已成功进入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3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6%。
14、安徽省滁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若干举措》,在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方面提到取消夫妻离异一年内购买住房不得申请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的限制;购买商品房(住宅、非住宅),受益财政给予购房者实际缴纳契税的50%补助。
15、美国财长耶伦:美国劳动力市场非常强劲,状况良好,能够支持美联储努力控制通胀。
16、美联储Daly表示,她最可能的立场是支持加息75个基点,加息一个百分点在多种可能性之内。
17、美国众议院民主党核心小组主席哈基姆·杰弗里斯表示,一项旨在促进美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拟议法案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相信在7月底前将会达成协议。这项法案将为芯片生产补贴提供520亿美元的资金,并促进美国的科技创新。
18、英国首相候选人苏纳克表示,英国当前正面临着疫情爆发以来最严重的挑战之一,首要经济任务是解决通货膨胀,会以负责任的方式降低税收。
19、欧盟委员会预计2022年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为7.6%,高于此前预测6.1%,预计欧元区通胀将在2022年第三季度见顶,到2023年第四季度将降至3%以下;预计2022年欧元区GDP增长2.6%,低于此前预测的2.7%;预计2022年德国通胀率为7.9%,高于此前预测的6.5%;预计2022年德国GDP增长1.4%,低于此前预测的1.6%;预计2022年法国GDP增长2.4%,低于此前预测的3.1%。
二、股市
1、【A股收盘综述】上证指数微跌0.08%报3281.74点,创业板指大涨2.63%,科创50涨2.28%,万得全A、万得双创分别涨0.44%、2.33%。大市成交1.03万亿元,环比放量明显。
盘面上,沪深两市延续分化走势,午间多家大行紧急发布公告披露相关情况并未影响盘面进程,稳增长“拉胯”下与赛道股剪刀差进一步加大。宁王连续两日百亿成交累涨近11%继续带领赛道股反弹,储能接棒昨日高潮的风电掀涨停潮,锂光左右包抄助攻,CRO、芯片、军工等滞涨赛道亦锦上添花。短线则因疑似异动规则改变加速分歧,公路、电力活跃股出现剧烈下杀,但老妖中通客车仍无惧潜在“三进宫”风险尾盘强封涨停,短线资金抱团现象更为极致。银行则连续放量下挫,午后多家大行出现万手大单托底现象,致多数银行股午后分时几乎呈一条横线。招商银行跌4%并录下10连阴。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9.17亿元,连续4日净卖出;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8.61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9.44亿元。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分别遭净卖出10.05亿元、6.43亿元、6.13亿元;迈瑞医疗逆势获净买入3.05亿元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37.33亿元。宁德时代连续百亿成交大涨继续带队赛道股,但锂矿惊人业绩下反遭资金兑现,盐湖股份、天齐锂业遭大幅抛售;大金融连续被资金砍仓,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平安均遭主力净流出超10亿元。
2、【港股收盘综述】港股恒指小幅高开,早盘整体震荡上涨,午后盘中突发快速跳水,恒指一度跌超1%,尾盘收复大部分跌幅。恒生指数震荡收跌0.22%报20751.2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89%报4587.73点,恒生国企指数跌0.28%报7125.95点。大金融、电力、地产股跌幅居前,中国平安跌超5%领跌蓝筹,招商银行跌4%。消费电子、医药、汽车股走强,比亚迪电子涨超6%,比亚迪涨5.5%。
大市成交1128.1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5.9亿港元。比亚迪股份、药明生物、腾讯控股分别获净买入3.67亿港元、2.26亿港元、1.29亿港元。招商银行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2.68亿港元。
3、深圳证监局官网披露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自查整改最新情况通报。通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深圳证监局辖区存量4139家私募机构,二季度迁入及新设28家机构,迁出及注销162家机构,较一季度末共计减少134家机构。
4、A股上市公司2022年首份中报出炉,梅花生物上半年净利润25.75亿元,同比增长156.45%。
5、天齐锂业在港交所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96亿-116亿元,同比增长约11089.14%至13420.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区间预计为84.6亿-103.8亿元,同比增长约43625.90%至53549.51%;基本每股收益区间预计为6.50元/股至7.85元/股(上年同期:0.06元/股)。
6、全国多个项目业主联手宣布强制停贷,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民生银行表示,截至到去年底,民生银行个人按揭贷款余额5900多亿,民生银行表示将严密关注市场动态并积极应对。
7、比亚迪公告称,预计上半年盈利28亿元-36亿元,同比增长138.59%-206.76%。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势头强劲,屡创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比实现迅猛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带来的盈利压力。
8、上海建工公告,预计上半年净亏损9亿元至10亿元。期内大量在沪工程项目停工近3个月,导致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360亿元。
9、克明食品公告称,7月16日开始上调各系列产品的销售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5%左右。上半年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势头强劲,屡创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比实现迅猛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带来的盈利压力。
10、长城汽车: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20%到67.20%。
11、永太科技发布业绩预告称,上半年预计净利润4.9亿元~5.5亿元,同比增长414.17%~477.13%。公司锂电材料产能规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逐步提高,本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材料产品的平均价格、产销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多,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同比大幅增长。
12、赣锋锂业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72亿元-90亿元,同比增长408.24%-535.30%。报告期内,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锂盐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锂盐产品的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产品销量和销售均价同比增长,故公司的经营性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13、京沪高铁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0.32亿元-15.47亿元。上半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变异病毒传播更加隐匿、速度更加迅速、持续时间更长,对国内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公司线路所处上海、北京等地防控形势特别严峻,防控措施不断收紧,人员流动管控更加严格,公司担当列车发送旅客及非担当列车开行数量大幅下降。
14、台积电第二季度净利润2370亿新台币,预估2198.1亿新台币。台积电预计2022年按美元计销售额将增长30%左右;2023年增长将由先进技术支撑;预计高性能计算(HPC)将成为长期增长的主要引擎;预计2023年产能利用率将保持良好;预计长期销售额以美元计算复合年增长率为15%-20%;工具供应状况正在改善。
15、亚太股市多数收涨,日经225指数涨0.62%报26643.39点,连涨两日;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44%报6650.60点;新西兰NZX50指数涨0.70%报11187.97点,但韩国综合指数跌0.27%报2322.32点。
16、我国新能源领域首单全球存托凭证日前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17、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报告称,增加西方石油公司股份。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一份文件显示,伯克希尔本周每天都进行多次交易,买入价格从每股56.11美元-59.93美元不等。
18、知情人士称,英特尔已通知客户,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提高大部分微处理器和外设芯片产品价格,主因成本不断上升。
19、知情人士称,因项目比想象中复杂,德意志银行在两大IT系统的整合上遭遇延迟和成本超支。预计延期将花费7000万欧元,并推迟启动3亿欧元年度节约预算。
20、韩国业界人士称,三星显示2022年第3季度计划供应三星GalaxyS22、苹果iPhone14系列等手机OLED面板约1.45亿片,同比减少约25%。
与此同时,由于手机市场疲软、经济不确定性高,三星预计将下修明年即将上市的新一代折叠手机GalaxyZ Fold5 ZFlip5,合计目标出货量至1000万台,较今年第三季将推出的新款机种Zfip4目标1500万台减少3成左右。
21、爱立信第二季度净销售额625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4%;净利润47亿瑞典克朗,增长19%。
三、期货
1、国内商品期市收盘跌多涨少,基本金属领跌,沪镍主力合约跌近6%,沪锌跌近5%,沪铅跌近2%;能化品多数下跌,燃油跌逾4%,PTA跌近4%,苯乙烯跌超3%;棉系期货延续跌势,郑棉跌逾3%,棉纱跌超2%;钢矿期货尾盘跳水,热卷、铁矿石跌近3%;油脂油料维持强势,菜油涨超4%,豆一、豆油、豆粕等多品种涨近2%。
2、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日前应约与美国财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在通话过程中美方介绍对有关国家石油价格设置上限的想法。商务部表示,中方认为,这个问题十分复杂,解决问题前提是,有关各方应努力劝和促谈,推动乌克兰危机局势降温,而不是升温,这符合各方利益。
3、商务部表示,6月中旬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有所上涨。当前,生猪产能处于正常合理区间,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92万头,猪肉市场供应总体充足。
4、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2948亿斤),同比增长1%。其中,小麦产量13576万吨(2715亿斤),增长1%。农业农村部称,将指导各地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四、债券
1、财政部表示,截至6月末,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1万亿元,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1-6月,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共支持超过2.38万个项目,其中在建项目约1.08万个,新建项目约1.3万个,积极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2、国债期货全线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4%,5年期主力合约涨0.1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3%。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涨0.41%,近七成转债上涨,祥鑫转债涨超16%,鹏辉转债涨超11%,上能转债涨超9%,石英转债和美联转债涨超7%,药石转债、润建转债、斯莱转债、帝尔转债、赛伍转债、盛虹转债涨超5%;泰林转债、卡倍转债、溢利转债和城市转债跌超5%。
3、财政部1年、50年期新发国债中标利率分别为1.88%、3.4%,全场倍数分别为3.7、3.45,边际倍数分别为6.55、9.37。
4、国开行3个月、3年、10年、20年期金融债中标利率分别为1.2976%、2.6111%、2.96%、3.3223%,全场倍数分别为7.78、7.58、5.26、6.04,边际倍数分别为1.33、1.15、1.03、3.78。
5、进出口行3个月、3年、5年、10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4015%、2.5532%、2.8032%、3.1091%,全场倍数分别为3.9、4.66、5.81、3.98,边际倍数分别为1.86、1.01、1.49、4.18。
6、农发行7月18日将招标增发不超过110亿元两期金融债,包括3年期浮息债和5年期固息债。
7、全国首单民营企业绿色熊猫债落地福建,此次债券系由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发行、兴业银行牵头主承销的绿色中期票据,发行金额5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为2.80%,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安踏集团上海总部绿色建筑项目建设。
8、碧桂园在港交所公告称,子公司宙华投资有意按照交易场所交易规则以市场化方式于境内二级市场购买其附属公司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之公司债券,首期规模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董事会对集团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并可能考虑日后于适当时候进一步购买包括但不限于碧桂园地产债券在内的由集团发行的证券。
五、外汇
1、周四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7480,较上一交易日跌251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265,调升17个基点。
2、中国6月末央行外汇占款21.3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41.19亿元。
3、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指出,近十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更加稳健,彰显新时代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成果;我国跨境投融资结构不断优化,展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未来,我国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有助于我国国际收支在中长期维持基本平衡。下一步,外汇局将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着力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营造良好的外汇环境,同时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健运行夯实内部基本面。
4、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表示,在与日本央行合作同时更密切地关注外汇市场,对近期日元快速走软表示担忧。周四美元兑日元一度升至139关口,创1998年9月来高位,日内涨逾150点。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