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
1、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2022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重点组织落实好8个方面26项任务,包括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加强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等。
通知提出,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推动金融机构将LPR下行效果充分传导至贷款利率,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强化大宗商品市场监管,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进一步提升直接融资服务能力。
2、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拟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并公开征求意见。《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与2020年版相比,增加238条,修改114条(主要是扩展原条目涵盖领域),删除38条。本次修订一是持续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全国目录新增或扩展元器件、零部件、装备制造等条目。二是持续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全国目录新增或扩展专业设计、技术服务与开发等条目。三是持续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西部目录根据各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优势和招商引资需要,新增或扩展了有关条目。
3、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在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全面梳理市场主体开展内外贸经营时遇到的制度性障碍,提出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为各类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汇率避险产品,推动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
4、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4月已有8015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145.2万户纳税人账户上。其中,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共139.5万户,占比96.1%,共计退税4189亿元,占比52.3%。
财政部王建凡表示,安排专项资金1.2万亿元支持地方落实留抵退税政策。中央财政将专项资金纳入直达资金范围,实行单独调拨。其中,列入2022年预算的800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已分别于3月21日、4月14日分批下达。
5、央行国库局局长董化杰表示,今年以来央行已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8000亿元,相当于降准0.4个百分点,与其他货币政策操作相互配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6、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5月10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0%。Wind数据显示,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净投放100亿元。
7、国家卫健委:5月9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9例(上海234例,北京61例,河南25例,广东15例,青海10例,辽宁2例,福建1例,贵州1例);新增本土死亡6例,均在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077例(上海2780例,河南98例,江苏55例,辽宁53例,江西35例,青海17例,北京13例,浙江9例,吉林6例,广东6例,四川3例,河北1例,重庆1例)。
8、国务院台办近期出台《国务院台办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明确将支持浙江打造两岸产业合作及对台交流新平台,深化浙台各领域交流,推动台胞台企参与浙江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9、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支持和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商业养老储蓄、商业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养老金融业务,向客户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风险保障等服务,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类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发展格局。
10、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加强生物企业上市培育,进一步加大对生物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的支持力度,吸引优质生物企业在主板和科创板上市。
作为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这份文件明确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一是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二是顺应“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农业。三是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四是顺应“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11、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发布《基金从业人员管理规则》及配套规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管理规则》强调从业人员的信义义务责任,加强对基金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的自律管理,明确机构履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主体责任,引导机构及从业人员在从事基金业务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自律规则以及执业行为准则,恪守职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防范道德风险,形成“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促进基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12、据乘联会,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零售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值。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8.2万辆,同比增长78.4%,环比下降36.5%。4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7.1%,较2021年4月9.8%的渗透率提升17.3个百分点。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1-4月汽车市场零售下降11.9%,幅度较大,已损失80万辆,要保证2022年的零售增长就需要5-12月的月均零售同比增10万辆。崔东树同时表示,对今年全年车市目标持谨慎态度,并预测今年汽车市场零售或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批量或微增2%。
13、苏州市首批集中供地推出的15宗地块均已成交,合计成交额233.77亿元,总出让面积82.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9.28万平方米,总起始价226.98亿元。苏州市住宅用地第二批次集中出让拟于5月发布。
14、河南鹤壁: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鹤壁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宅的,可获得50%契税补助;获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人员在我市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可获得全额契税补助;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我市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按照《鹤壁市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实施办法(暂行)》另行补贴。
15、山东德州取消新购住房限制转让措施,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万元;公积金购房贷款首付比例在现有基础上降低10个百分点。
二、股市
1、【A股收盘综述】沪深股指早盘大幅低开后奋力反扑,热门赛道纷纷冲高,主力资金吸筹宁德时代,午后大基建、房地产板块发力,农业板块翘尾,指数基本收于日内高位。大市成交0.85万亿元,上日为0.67万亿元。盘面上,半导体、风电、光伏、水电、锂电池板块强势,蔚蓝锂芯、天顺风能、大金重工、爱旭股份、立昂微封板,亿纬锂能、北方华创、阳光电源、中环股份纷纷上扬。工业机械、餐饮旅游、建材、建筑、券商板块造好,金埔园林、普邦股份、棕榈股份等再度涨停,浙江建投8连板。房地产板块午后发力,万科A、保利发展携手并进。煤炭、油气板块调整,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国石油、中国海油齐跌。上证指数收涨1.06%报3035.84点,创业板指涨2.17%报2276.35点,科创50涨2.68%,万得全A涨1.40%。机构普遍认为,A股震荡巩固是近期主基调,继续关注稳增长、房地产板块。
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89.26亿元,净卖出额创近2个月新高。白酒、新能源龙头股遭抛售,贵州茅台遭大幅净卖出20.03亿元,净卖出额创近2个月新高;宁德时代、比亚迪净卖出分别遭净卖出9.24亿元、5.35亿元;此外,紫金矿业净卖出逾4亿元,立讯精密、国电南瑞净卖出逾2亿元,五粮液净卖出近2亿元。净买入方面,伊利股份获净买入逾4亿元,招商银行、美的集团、恩捷股份、兴业银行净买入逾1亿元,中国建筑、韦尔股份净买入近1亿元。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28.18亿元。市场逐渐对外围脱敏,抄底资金借低开顺利抢筹;浙江建投无视减持利空强顶8连板提振情绪,中线资金则开始进场收集超跌赛道股筹码,宁德时代获净流入逾6亿元居首。
浙江建投再度涨停,揽下8连板,股价再创历史新高。盘后数据显示,两机构合计买入1.35亿元并卖出6936万元,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买入6525万元。同时,浙江建投出现2.52亿元大宗交易,成交价41.28元较收盘价折价8.3%,买卖双方均为机构席位。
2、【港股收盘综述】港股大幅低开后盘初下探,恒指一度跌超4%,随后全天维持震荡上升势头。恒生指数探底回升收跌1.84%报19633.69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22%报3906.43点,恒生国企指数跌2.22%报6658.25点。大市成交1436.8亿港元。科技、能源、地产股跌幅居前,小鹏汽车、万国数据跌超10%,碧桂园跌超8%。消费股逆市走强,华润啤酒涨近4%。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64.29亿港元。其中腾讯控股、美团-W、安踏体育净买入额位列前三,分别获净买入16亿港元、14.66亿港元、3.05亿港元。净卖出方面,碧桂园服务、中国神华分别遭净卖出1.06亿港元、0.9亿港元。
3、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表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市场信心受挫,主要是受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以及近期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内外部因素交织共振,同时市场还存在一定的过度反应。总的看,各类风险因素对A股市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影响是可控的,市场稳定运行是有坚实基础的。市场短期波动不会改变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大趋势。
王建军表示,资本市场投资要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下一步,证监会将着力稳预期、稳市场主体、稳资金面、稳市场行为,持续巩固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严把市场准入关,支持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或者境外上市。加快推出科创板做市商制度,拓宽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试点范围,研究推出北交所指数和混合交易制度。鼓励公募基金、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旗下的资管产品。积极引入中长期资金,推动社保、保险、银行理财等机构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抓紧推进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的相关制度落地。未来证监会将有多项政策举措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渡过难关。
4、长沙比亚迪部分产线已经停产进行整顿,其它产线正常运转。
5、一位小米汽车内部人士表示,小米汽车暂无计划在上海建厂,网络上流传的截图信息理解有错误,小米汽车只是委托了一家上海的招标公司进行相关项目的招标。
6、融创中国在和几名潜在买家洽谈出售位于深圳的冰雪文旅城项目51%股权的事项。在潜在的买家名单中,深圳地铁集团正和融创方面接触,洽谈接手股权一事。据了解,目前融创出售股权一事仍在洽谈中,并未最终确定接手方和签署合同。
7、鸿海公告,透过子公司再次投资3750万美元,参与海外重要电动车子公司Foxconn EV Technology增资。
8、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专利“量子比特的频率控制信号处理方法、超导量子芯片”获得授权。专利摘要显示,该发明不但可以实现对超导量子比特频率控制信号的畸变进行测量,而且可以利用测量出的传递函数的性质对控制线路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对比特实现快速的频率偏置。
9、台积电4月销售额1725.6亿元台币,同比增长55%。台积电先进制程将再向推进。台积电供应链透露,台积电为取得制霸权,防止英特尔杀出抢单,决定将3纳米研发团队转战1.4纳米开发,并预定下个月正式鸣枪,投入确认技术规格的第一阶段(TV0)开发。
10、吉利汽车:集团于4月总销量为72153部,同比减少约28%。
11、理想汽车一季度净亏损109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3.6亿元;营收95.6亿元,同比增长167.5%,环比下降10%;一季度理想ONE交付量为31716辆,同比增长152.1%。预计二季度汽车交付量在2.1-2.4万辆。
12、亚太主要股指集体收跌,日经225指数跌跌0.58%报26167.10点,连跌2日;韩国综合指数跌0.55%报2596.56点,失守2600点关口;澳洲标普200指数跌0.98%,报7051.20点;新西兰NZX50指数跌1.34%,报11229.45点。
13、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贾塔伯特:因资本管理公司Archegos事件的影响,家族办公室面临着受到更多CFTC审查的风险。
14、苹果正在研发不使用偏光片的OLED面板,更适用于折叠屏,该面板有可能搭载于传闻中的折叠屏iPhone上。
15、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因供应链问题今日短暂停产,但最快明天开始就能逐步恢复正常生产。
16、消息称,美国最大烟草公司、拥有万宝路品牌的菲利普莫里斯国际正接近以160亿美元(包括债务)的价格收购瑞典同行瑞典火柴(Swedish Match AB)。交易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内宣布,这将是菲利普莫里斯自2009年与奥驰亚合并谈判失败以来最大的整合举措。
17、索尼集团第四财季经营利润1386.3亿日元,预估1484.6亿日元;预计全年净利润8300.0亿日元,市场预估8870亿日元;将回购高达2000亿日元的股票。
索尼表示,上海工厂周日部分重启,将逐步增加上海工厂的产量。
三、期货
1、国内商品期市收盘跌多涨少,能化品领跌,燃油跌近8%,原油跌近7%,纯碱跌逾6%;黑色系普跌,硅铁、铁矿石跌超4%,锰硅、焦煤跌超2%;基本金属多数下跌,沪锡跌近5%,沪镍跌超3%;橡胶类走高,20号胶涨近2%,橡胶涨超1%;部分农产品强势,普麦涨近5%,花生、生猪等飘红。
2、发改委部署煤炭主产省做好煤炭价格调控监管政策宣讲工作,提醒督促煤炭生产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引导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有关煤炭生产经营企业一致表示,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文件要求,自觉规范经营行为,以实际行动保持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3、郑商所公告,将动力煤期货2305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为50%,涨跌停板幅度为10%。
4、一位欧盟消息人士表示,欧盟执委会正考虑向东欧内陆国家提供更多资金,升级其石油基础设施,以说服这些国家同意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禁运。
5、德国和卡塔尔在液化天然气(LNG)长期供应协议的谈判中出现问题,双方在合同期限等关键问题上出现分歧。德国不愿意与卡塔尔就液化天然气供应签下为期20年的合同。
6、马来西亚大宗商品部长:考虑削减棕榈油出口税,以满足供应紧张情况下不断增长的需求,可能将出口税率从目前的8%降至4%-6%,可能最早在6月做出决定。
四、债券
1、【债市综述】现券期货延续暖意,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中短券表现更好,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收益率下行0.9bp,5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03收益率下行2.5bp,5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7收益率下行2.5bp;国债期货全线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4%,5年期主力合约涨0.15%;资金供给持续充沛,主要回购利率低位徘徊,隔夜回购利率仍围绕1.30%窄幅震荡,七天品种回落逾10bp报在1.53%附近;地产债整体走弱多数下跌,“19世茂G3”跌超21%。
2、中证转债指数收盘涨0.48%,成交额1453.84亿元;城市转债涨超48%,盘中二次临停;胜蓝转债和同和转债均涨超10%,文灿转债和设研转债均涨超9%,鼎胜转债涨逾8%,“N成银转”和丝路转债均涨逾7%;润达转债跌超15%,新天转债跌超4%,航电转债跌逾3%。
3、农发行2年、7年期上清所托管固息增发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2.3332%、2.9778%,全场倍数分别为4.28、3.54,边际倍数分别为1.01、4.2。
4、国开行三期固息增发债中标收益率均低于中债估值。国开行1年、3年、5年期固息增发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8541%、2.4587%、2.6665%,全场倍数分别为3.37、4.33、3.72,边际倍数分别为1.59、2.54、2.11。
5、北京鸿坤伟业房地产公告称,公司旗下美元债“鸿坤伟业 14.75% N20221008”项下14,233,750美元的利息于4月8日应付,彼时公司未能偿还应计未付利息。根据票据条款,公司拥有30天的支付宽限期。现宽限期已过,公司未能在宽限期届满前支付相关款项,因此发生违约事件。
6、日本财务省公布,截至3月末,日本国家长期债务余额为1017.1万亿日元,连续18年增加,并首次超过1千万亿日元。国债、融资、政府短期证券在内的“中央政府债务”总额为1241.3074万亿日元,连续6年创历史最高纪录。
五、外汇
1、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134,调贬235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7227,较上一交易日跌25个基点。交易员指出,在经历了近期行情后,人民币贬值压力释放,部分客盘结汇需求也或浮现。
2、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外汇稳定是重要的,快速波动不可取;密切关注外汇走势对日本经济、金融市场的影响;在七国集团达成货币协议后,日本政府将对汇率作出适当的反应,同时与其他货币当局保持密切沟通。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