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保监会公布,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39.4万亿元,同比增长7.7%。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2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2、外汇交易中心:截至2021年10月底,以法人为统计口径,499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入市,本月新增6家;71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模式入市,本月新增10家;10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现券交易7554亿元,环比减少18%,交易量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约5%。
3、多家信托公司日前再度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压降指令”,要求进一步推进“两项业务”的压降工作。按照要求,各信托公司以2020年底的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规模为基础,2021年必须继续压降约20%的比例;通道类业务年底前必须做到应清尽清、能清尽清。
4、国家发改委10月份共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150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行业。1-10月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0个,总投资4954亿元。
5、中基协成立绿色与可持续投资委员会,旨在帮助基金行业更好把握绿色可持续发展规律,优化投研方法,创新投资工具,完善行业规范,推动基金行业更有效地服务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6、国家卫健委:11月1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例,其中本土病例1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例,其中本土2例。
7、澳门特别行政将与国家部委加快研究草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首批授权事项清单、鼓励类产业目录、金融支持深合区建设意见、分线管理海关监管方案等重大配套政策。
8、外汇交易中心:10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净买入中国债券452亿元。
9、银保监会公告,批复同意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金额不超过700亿元(含)的金融债券。华融资产应加强资金用途管理,发行金融债券募集的资金应主要用于不良资产收购及处置、债转股等主营业务。
10、兴业银行香港分行在港发行境外绿色存款证(Certificate of Deposit),上海清算所支持南京银行通过“南向通”项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模式参与认购,标志着“南向通”首单债券一级市场发行业务成功落地。
11、又见银行"打折促销"卖基金。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11月18日起调整该行代销的指定公募基金申购及定投手续费率,此次“打折”涉及该行所代销的65家基金公司旗下超过1000只产品,不同渠道的手续费降价幅度在75%-90%,优惠期限长达2年。
12、大商所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免收期货交割手续费、期转现手续费、标准仓单转让货款收付手续费、标准仓单作为保证金手续费。
13、据中国证券报,11月以来,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房企启动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地产融资领域出现边际放松的迹象,并不意味着楼市调控大方向有所改变,销售回款仍将是房企增加现金流、偿还到期债务的主要途径。
14、【债券重大事件】东旭光电:“16东旭光电MTN001”未能如期兑付本息;惠誉:下调佳兆业集团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至“C”;惠誉:将中骏集团控股评级下调至“B+”,展望稳定;中国华融获批发行700亿元金融债,用于不良资产收购及处置、债转股等主营业务;民生银行成功发行300亿元金融债券;苏宁易购回应破产传闻:谣言已报案;华融证券:公司贵阳北京路营业部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华融期货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20奥园01”跌超20%,盘中临时停牌等。
15、【海外信用评级汇总】①惠誉下调佳兆业集团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至“C”②惠誉将中骏集团控股评级下调至“B+”,展望稳定③惠誉确认申能股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展望“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