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15日9时,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举行开市仪式。财政部、税务总局明确北京证券交易所税收政策适用有关问题:新三板精选层公司转为北交所上市公司,以及创新层挂牌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进入北交所上市后,投资北交所上市公司涉及的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相关政策,暂按照现行新三板适用的税收规定执行。
2、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中方领导人已正式宣布中国停止海外煤电建设,而且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其中涉及到大量绿色金融。为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我国已发布“1+N”政策体系的两个最主要文件,下一步将陆续发布其他文件,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内容就是跟实现“双碳”目标相匹配的相关绿色金融政策。
3、国资委要求,加强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年底前完成70%以上改革任务;以更加有力有效措施提升能源安全稳定保障能力,坚决打好今冬明春能源保供攻坚战。
4、商务部要求,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工作。
5、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着力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基础性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着力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6、国家卫健委:11月13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9例,其中本土病例70例(辽宁60例,均在大连市;河北3例,均在辛集市;黑龙江2例,均在黑河市;江西2例,均在上饶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四川1例,在成都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其中本土8例;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38213.3万剂次。
7、据经济观察报,备受关注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条例一直未能出台,而行业依托的数份规章制度时间到期后也未出台新的政策。分析称,2022年及以后PPP模式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化手段,将稳定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投融资工具。
8、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刘福寿表示,银行业保险业资管业务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经过三年多整治,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23万亿元。与此同时,理财公司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有29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1家正式开业。
9、央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跨周期设计,统筹考虑今明两年政策衔接,更好支持消费投资恢复,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经济社会民生的薄弱环节,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力度。
10、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今年以来,央行指导交易商协会在绿色债务融资的工具项目下,推出碳中和债券等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受到市场普遍认可。近日,针对境外发行人,交易商协会又推出社会责任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下一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贷款证券化业务。
11、中国银行11月12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举行6只可持续发展类(ESG)债券上市挂牌仪式,金额合计达22亿美元。6只ESG债券中,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是由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于10月创新发行的债券资本市场首只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
12、中债金融估值中心发布公告称,为多角度反映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走势,给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业绩比较基准和投资标的,故和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11月12日联合发布利润中债-中邮证券优选碳中和绿色债券指数,且该指数可作为投资该类债券的业绩基准和投资标的。
13、据知情人士透露,自上周阳光城3只境内债券展期方案获通过后,阳光城美元债豁免交叉违约的同意征求已获通过,2只美元债展期也获得通过,其中,仅11月回售的1只债券因技术性原因仍在要约进行中,根据交易规则,不构成违约。
14、胜通债事件发酵,证监会中止对粤开证券股票定向发行申请行政许可审查。粤开证券对此表示,增资是公司重大战略,审查暂停只是在节奏上略有放缓。待胜通债事件立案调查结果明确之后,粤开证券将择机重启增资计划。
15、据中国证券报,万亿元逆回购平稳到期之后,万亿元“麻辣粉”到期时点渐行渐近。市场人士预计,央行将对本月到期的1万亿元MLF进行续做。预计在公开市场逆回购、MLF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同释放流动性的支持下,流动性保持稳定是大概率事件。
16、据经济日报,在“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要求之下,作为稳投资、补短板重要工具的专项债提速发行。财政部最新统计显示,1月至10月,各地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36624亿元。地方债资金投向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正在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
17、2021年收官在即,多地近期密集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专家表示,各地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大补短板力度,有助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进一步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随着专项债发行提速增效,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18、据21世纪经济报道,内房企信用风险下,中资企业美元债券价格正经历一场“风暴”。地产高收益债券到期收益率曾一度飙升至26.63%,为此投资者损失惨重。按年收益计,截至2021年11月10日,今年收益率为-29.61%。中资企业发行的高品质美元债券也遭遇到近7个月来最严重的抛售。
19、【债券重大事件】阳光城美元债交换要约已获多数持有人支持,同意征求已获得通过;消息称融创中国考虑出售旗下文旅资产,为后续债务兑付做准备;标普:应海康威视要求,撤销其“A-”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联合国际:下调中国奥园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至“BB-”,展望调整为“负面”;新世纪评级:下调亚太药业主体及“亚药转债”信用等级至B;地产债收盘涨跌互现,“20世茂04”涨10%,“19世茂01”跌超26%;苏宁易购:“18苏宁07”回售金额为6.2亿元,回售部分本息已足额支付、“18苏宁06”11月16日兑付本息并摘牌;中国大唐集团:取消发行“21大唐集MTN008”;招商蛇口和光明地产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
20、【海外信用评级汇总】①联合国际下调中国奥园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至“BB-”,展望调整为“负面”②标普应海康威视要求,撤销其“A-”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③穆迪维持招商银行“A3”长期本外币存款评级,展望上调至“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