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录得50.3,环比回落4.8个百分点,为14个月来最低,虽然仍位于扩张区间,但增速明显放缓。受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同时放缓的拖累,6月财新中国综合PMI录得50.6,低于5月3.2个百分点,同样放缓至14个月来最低。
2、央行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要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优化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产品服务,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开发并持续完善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贷款产品,提升用款便利度,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综合财务成本。
3、证监会:扎实做好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全面落实“零容忍”方针,推动完善证券执法体制机制,从严打击恶性违法违规行为,有序推进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等工作;全面落实防风险守底线要求,加快健全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机制,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防范少数人利用资本市场违法违规“造富”。
4、商务部近期新认定105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总量增至578家,涵盖机电产品、农产品、轻工工艺品、纺织服装、医药、新型材料、专业化工、五金建材8大行业。
5、中央结算数据显示,6月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为32998.35亿元,较5月增加365.73亿元。另据债券通公司数据,6月境外机构买卖中国债券交投活跃,日均交易量达到历史新高,达到305亿元。
6、国家卫健委:7月4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9例,本土病例3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例(均为境外输入)。3例本土确诊病例均在云南省瑞丽市姐告,瑞丽市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关闭离瑞通道和线上离瑞审批功能。
7、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为3.34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略降4%。当前市场也高度关注下半年地方债的发行节奏,一些市场机构预计地方债发行提速的可能性不大。随着多项管理办法的出台,专项债防风险的权重大幅增加,“稳增长”的使命逐渐褪色。
8、通过梳理今年前6个月境外机构每月增持人民币债券额度,发现今年上半年境外机构累计增持人民币债券达到4149.91亿元。多方透露,尽管下半年美联储提前收紧QE政策、中美利差趋窄等因素可能会令海外资本增持人民币债券步伐趋缓,但他们加码人民币债券的态势不会改变。
9、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已成立的“固收+”基金有198只,更诞生了百亿级的爆款产品。“固收+”市场火热,基金公司更是热衷布局该领域。多位“固收+”基金经理向透露,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倾向超配权益市场、低配债券市场。
10、为总结首批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展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路径,中国REITs论坛将于7月23日召开“中国REITs论坛2021年会”,主题为“基础设施REITs试点启示与展望”。
11、方正集团等五家公司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将设“新方正集团”。平安人寿或其下属全资主体拟按照70%的比例受让新方正集团73%-100%的股权。
12、【债券重大事件】中诚信国际:调降蓝光发展主体及债项信用等级并将其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东方金诚:下调蓝光发展主体及“19蓝光01”等相关债项信用等级至BBB;大公:将蓝光发展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整为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蓝光发展:发行总额9亿元的“19蓝光MTN001”兑付日为7月11日;中诚信国际:维持巴安水务主体信用等级为CCC,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大公:将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主体信用等级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中诚信国际:延迟披露“18苏宁03”等债券2021年度跟踪评级报告;北大方正集团:法院裁定批准北大方正集团等五家公司重整计划;交易商协会:对民生银行予以通报批评、对国信证券予以诫勉谈话、对南粤银行予以诫勉谈话;久吾转债涨30%,盘中二次临停等。
13、【海外信用评级汇总】①惠誉首予浙江沪杭甬“A+“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展望稳定②惠誉撤销滨海建投集团“BBB”长期本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③穆迪:撤销对中信资源的“Ba2”企业家族评级和负面评级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