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央行计划实行气候相关信息强制披露,督促中国国内主要的商业银行披露碳信息,随后督促国内上市公司相关披露活动。未来会确定商业银行绿色转型截止时间,但这一转型需要平稳进行,以避免突然行动引发的危机。
2、易纲表示,央行目前正在绿色贷款与绿色债券类目方面与欧盟合作,并在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框架下进一步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中国国内绿色债券标准跟欧盟标准享有80%的一致,将一道努力探索出国际普遍承认的标准。
3、央行上海总部:截至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68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5%;从券种看,境外机构的主要托管券种是国债,托管量为2.12万亿元,占比57.7%;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债,托管量为1.02万亿元,占比27.7%;5月新增9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4、中国债券正成为金融市场吸引外资的重要阵地。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我国银行间市场债券3.68万亿元,为连续第2个月增加,并较2020年末增加约4230亿元。
5、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3520亿元,不及市场预期且发行进度低于前两年。专家表示,接下来约3万亿的新增专项债待发限额将冲击后续地方债供给工作,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工作或将延至四季度,存在“发不完”可能性。
6、截至2021年4月30日,深市共有630家债券发行人、436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披露2020年年报,披露率同比有所提升。深交所以年报审核为抓手,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切实履行一线监管职责。近日,深交所对四家债券发行人及相关主要责任人发出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告知书。接下来,深交所将夯实制度基础,提升监管效能,优化市场结构,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扎实推进债市高质量发展。
7、证监会组织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投资者教育专项活动,活动面向投资者解读基础设施REITs试点制度安排、运行机制,使投资者掌握各项监管自律要求。
8、据经济观察报,现在高收益债的市场非常火热,银行、信托、基金、私募、租赁等都希望从事高收益债业务分一杯羹。市场上有交易套利等不同玩法,但每个不同玩法,收割的都是不同的“韭菜”。
9、中债金融估值中心发布中债-中金公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指数。该指数成分券由在境内发行且剩余期限在一个月及以上,并符合中金公司要求的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与绿色资产支持票据(不包含次级档)组成,可作为投资该类证券的业绩基准和标的指数。
10、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预计各国央行将在气候问题上展开合作;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在于政府,而不是美联储;气候变化给全球经济带来显著挑战;美联储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角色与现有的使命有关;目前气候变化不是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的问题;毫无疑问气候变化会影响经济基本面。
11、美国财长耶伦:美国总统拜登的的4万亿美元支出计划对美国有利,即使这可能导致通胀上升并最终致使利率上调;如果最终的利率水平略微升高,这实际上对(美国)社会和美联储而言都有利。
12、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寻求扩大融资渠道,计划于下周在中国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知情人士透露,宝马拟根据一项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票据发行计划发行1年期商业票据,并根据一项规模250亿元人民币的中期债券发行计划发行3年期中期债券。
13、【债券重大事件】东方金诚:下调蓝光发展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负面;联合资信:将呼和浩特春华水务开发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下调至AA-;中国泛海以13亿美元向黑石出售IDG;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已回售的8.83亿元“18泛海G1”份额展期至7月20日;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公司未能如期偿还且尚处于持续状态的有息负债合计36.07亿元;标普:下调香港中华煤气长期发行人信用评至“A-”;惠誉:上调361度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至“B+”;穆迪:上调狮桥资本企业家族评级至“Ba3”;穆迪:因信息不足,撤销泰禾集团“Caa3”的企业家族评级;惠誉:下调昆明交投长期本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至“BB+”;交易商协会:对泸州产投及相关责任人予以自律处分;湖南天易集团:取消发行“21天易07”等。
本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