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
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江宁波考察期间,与十几家制造业企业家“站谈”,仔细了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下游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分析对策。李克强说,会想方设法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既要适当储备、进行调控,又要打击囤积居奇,以支持企业应对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避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
2、 国家发改委出台“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将加强粮油肉蛋菜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做好铁矿石、铜、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应对,及时提出综合调控措施建议,强化市场预期管理。深入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改革,加强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价格成本监管,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完善针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促进节能减碳。
3、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文,从推动发展信用贷款、拓宽抵押质押物范围等多方面,对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提出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依照程序建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
4、 央行公开市场5月25日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0%。Wind数据显示,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2.3bp报2.194%,7天期上行9.8bp报2.254%。
5、 国家卫健委:5月2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3例,本土病例2例(均在安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8例,其中境外输入16例,本土2例(安徽1例,广东1例)。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维护人员健康安全出发,建议中国公民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跨境旅行。
二、国内股市
1、 A股单边大涨,两市成交额时隔3个月再破万亿。上证指数收涨2.4%报3581.25点,创逾7个月最大单日升幅;深证成指涨2.34%,创业板指涨2.79%。北向资金净流入217.23亿元,刷新历史新高。券商引领大金融爆发,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厦门银行等涨停;医美概念卷土重来,军工股火力全开,疫苗概念大幅拉升。白酒股再度走强,贵州茅台涨近6%,股价创出阶段新高,成交额近150亿元。
2、 港股日内单边走高,恒生指数收涨1.75%,恒生科技指数涨1.62%;大市成交1679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78.59亿港元。科技股、金融股发力,中金公司涨超11%,腾讯控股、小米集团涨超4%;医药股强势,维亚生物涨近13%。快手逆势大跌超11%,一季度经调整亏损49亿元。
3、 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盘涨1.58%,报16595.67点。
4、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将进一步加大对湖北的支持力度,保持相关政策的延续性,完善融资审核的专门政策;帮助湖北企业便捷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发挥本土优势,为湖北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
5、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已离职,转任KKR投资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此次职位变动与自身转型相关,此次转型到买方,想从一个新视角做经济研究。
三、行业
1、 最高法院明确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对银行卡盗刷责任进行规定,并依法对过高息费违约金条款进行调整。其中明确,发生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借记卡持卡人基于借记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行支付被盗刷存款本息并赔偿损失的,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2、 工信部:截至4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05亿户,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1亿户。
3、 上海出台19条措施加快推进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重点吸引一批银行理财、保险资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及其子公司等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率先在上海独资、合资设立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推动私募证券、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上海还将制定专项政策支持REITs试点,将打造全国基础设施REITs产品发行交易首选地。
4、 北京地区多位银行个贷部门人士透露,当前北京地区的房贷市场依旧暂未有上调迹象。不过有银行人士透露称,估计到月底可能会通知进行上调。同时,北京地区部分银行房贷额度已经出现收紧,更有部分银行已经无额度可放款。
5、 广州四部门整治房企虚假宣传学位房,监管范围包括开发商对商品房配套教育设施无中生有、夸大事实、信息不完整以及告知缺位的宣传等。触犯违规宣传的将实施行政处罚、计入失信主体名单,在土地出让方面予以限制,并将惩罚情况向社会公布。
6、 传中基协要求暂停房地产供应链非标业务,一位投资机构人士表示,确实听闻中基协要求暂停房地产供应链非标业务,主要是基金子公司的产品,供应链ABS等标准化产品不受影响,但目前发行人也比较困难。
7、 蓝光地产正在和兴业国际信托就一笔延期支付的集合信托产品进行谈判。目前兴业国际信托已经用自己的资金池,向散户投资者兑付该笔信托的部分本息,后续解决方案正在和蓝光地产再商量。这一个信托产品在4月已经到期,有相应的抵押物。
8、 宠物用品公司“宠幸”已于近期完成近4亿元B+轮融资,本轮由腾讯投资和凯辉基金联合领投,B轮老股东华映资本、弘毅创投、祥峰投资跟投,A轮老股东弘晖资本继续追加投资。
四、海外
1、 韩国央行初步统计资料显示,受疫情冲击民生和举债炒股买房者增多等影响,截至3月底,韩国家庭信贷余额为176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07万亿元),创下自2003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最高水平。
2、 日本财务省公布,日本政府、企业、个人2020年末在海外拥有的资产余额比上年末增加5.1%,达到1146兆1260亿日元,连续9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3、 印尼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3.5%不变,同时维持4.1%-5.1%的2021年经济增长预期和2%-4%的通胀目标不变。自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印尼央行已将政策利率下调了150个基点。
4、 德国第一季度未季调GDP终值同比降3.4%,预期降3.3%,初值降3.3%;季调后环比降1.8%,预期降1.7%,初值降1.7%;工作日调整后同比降3.1%,预期降3%,初值降3%。
5、 德国5月IFO商业景气指数为99.2,创2019年3月以来新高,预期98.1,前值96.8;现况指数为95.7,预期95.5,前值94.1;预期指数为102.9,预期101,前值99.5。
6、 新加坡第一季度GDP同比增1.3%,预期增0.9%,前值增0.2%;环比增3.1%,预期增2.7%,前值增2%。
五、国际股市
1、 亚太主要股指多数收涨,韩国综合指数涨0.86%,报3171.32点;日经225指数涨0.67%,报28553.98点;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98%,报7115.20点;新西兰NZX50指数跌0.90%,报12341.19点。
2、 消息称苹果正在积极研究汽车工程和制造的各个方面,并已经出现在一些汽车供应链中。业内人士称,苹果公司确实在研究汽车工程和汽车制造的每个细节,但是没人知道苹果创造的将是汽车、技术平台还是出行服务。
3、 据36氪,市场监管总局对地产中介贝壳找房启动反垄断调查。
4、 消息人士称,哈啰出行、喜马拉雅和七牛云正推迟接受投资者认购,尽管三家公司都已早在两周多以前就向SEC递交书面文件。
六、期货
1、 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上涨,能化品涨幅居前,原油、玻璃、纯碱涨逾3%;黑色系涨跌互现,焦煤涨逾3%,动力煤涨逾1%,焦炭涨近1%,硅铁跌逾3%,锰硅跌逾2%;基本金属多数上涨,沪锡、沪镍涨近1%;贵金属涨跌不一;农产品涨跌不一,菜籽涨逾2%,菜油、豆油涨逾1%,苹果、普麦跌逾1%。
2、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无烟煤专业委员会发布倡议书称,无烟煤企业要充分发挥稳定市场的带头作用,积极落实长协合同机制,不囤积居奇,不哄抬价格,促进无烟煤市场平稳运行,共同维护行业正常市场秩序。
七、债券
1、 国债期货窄幅震荡小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2%,5年期主力合约涨0.03%,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
2、 财政部公布,4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758亿元,其中发行新增债券3399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4359亿元。截至4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66047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3、 上交所公司债项目信息平台显示,5月25日共有26个ABS项目状态显示为“终止”,金额共计1536.26亿元。从历史信息来看,这种情况实属少见。业内人士介绍,日前接到通知称,所有城投公司、房地产企业以及发行受限制名单内企业备案发行公司债均需要经过证监会同意,项目发行时间有所延长。
八、外汇
1、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4283,调升125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