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
1、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中高风险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低风险地区倡导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确实需要出行也不要前往高风险地区;各地方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不允许也绝不希望各个地方对国家政策进行简单化、“一刀切”式的处理,要按照科学、精准的原则做好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进展平稳有序,截至1月26日,全国已经接种2276.7万剂次。
2、商务部:春节期间,商务部将每周组织投放2万到3万吨中央储备肉制品向市场增加供应;组织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各类餐饮、商超等春节不打烊,同时指导电商平台、物流企业配送不断档;鼓励各地方、各企业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及就地过年的民众推出年货礼包、留岗红包等。
3、统计局:2020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1%,单月连续7个月较快增长,前值增15.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5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1%;202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4、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撰文称,“十四五”时期,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就业目标,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要不断完善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渠道、工具等相关机制,稳妥调整和接续特殊时期出台的应急政策。促进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治理政策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
5、央行公开市场周三开展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2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1000亿元。
6、国家卫健委:1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广东7例,上海5例,甘肃4例,天津2例,江苏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55例(黑龙江29例,吉林14例,河北7例,北京4例,上海1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陕西);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1例(境外输入14例)。
7、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要求有序做好春运期间群众出行核酸检测工作。卫健委表示,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从1月28日春运开始后实施,至3月8日春运结束后截止;符合条件的出行人员持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到达目的地后不需要隔离,到达目的地后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
二、国内股市
1、A股探底回升,上证指数收盘涨0.11%报3573.34点;深证成指涨0.4%;创业板指涨0.7%,早盘一度跌近2%;万得全A涨0.23%。两市成交额不足万亿;北向资金实际净卖出12.56亿元。
次新股持续发酵,长华股份6连板,天普股份6天5板。新能源车异动拉升,小康股份等涨停。网络游戏崛起,电魂网络、游族网络等涨停。快手概念持续受追捧,首都在线等涨停。光伏行业再度发力,通威股份等涨停。白酒大跌,酒鬼酒、洋河股份跌幅居前。稀土永磁低迷,宇晶股份跌停。此外,黄金、半导体、疫苗概念股跌幅靠前。
2、港股继续震荡回调,恒生指数收跌0.32%,恒生科技指数跌1.6%。生物医药股、汽车股、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吉利汽车跌逾5%领跌蓝筹;中资电信、石油股明显走强,中海油涨逾6%,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涨逾5%;腾讯、美团、京东、小米均明显收跌,阿里逆市涨2.6%。全日大市成交255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逾235亿港元。
3、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涨0.27%,报15701.45点。
4、消息称,在FF(法拉第未来)最新一轮融资中,珠海两大龙头国企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携手参与投资,但投资金额低于20亿元。华发股份证券部回应称,此事是集团公司参与的,算是“秘密的项目”,集团公司没有和公司交流过此事,公司也没有办法确认,没有更多的消息。
5、知情人士透露,比亚迪将于2022年推出新能源高端品牌,并将在全新平台开发产品,同时建设独立的经销商网络。比亚迪汽车全新高端品牌的车型将基于EV2.0平台打造,首款车型内部命名为“海豚”,计划于2023年上市。
6、知情人士称,一个以国药集团为首的财团正计划将香港上市的中国中药私有化,并计划最终让中国中药在A股上市。该财团计划对中国中药提出至少每股5.1港元的私有化报价,较该股过去一个月的平均股价溢价约33%。
三、行业
1、农业农村部印发《202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推动农业转基因监管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将支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事业发展的相关支出列入政府预算;印发农业转基因监管方案;优化完善品种审定制度,为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提供政策保障。
2、杭州出台楼市新政,从住房限购、限售、税收和无房家庭认定标准及高层次人才优先购房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调控。新政明确:落户未满5年限购1套住房,住房赠与的受赠人须符合限购政策(不含遗赠),部分项目住房5年内限售,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为5年。
3、广州四大行房贷今起全线涨价,工农中建四大行的首套房贷利率调整为LPR+55bp,二套房贷LPR+75bp,而此前则是首套房为LPR+40bp,二套房则是LPR+60bp,变更后首套房贷的利率为5.2%,而二套房则为5.4%。
据北上广深多家银行个贷经理、房产中介透露,近期除北京之外,广州、深圳、上海均出现了房贷明显收紧,甚至暂停受理业务的情况。
4、宁波出台新政加快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计划到2022年底,全市新增各类租赁住房不少于13万套(间),培育房源1000套(间)或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20家以上。
5、为进一步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上海正按照租赁住房发展的年度计划,今年将在浦东等8个区开工建设1万套公租房。
6、支付宝、京东金融等多家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已经下架所有银行存款产品。随着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纷纷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以及互联网存款新规的出台,民营银行开始“自谋出路”,开始将此前依托第三方平台的互联网存款产品业务转移至自营平台,同时表示之前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的存款产品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在平台上支持查询和取款。
7、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七市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广州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包括15项,其中13个项目由广州市牵头推动,总投资达3783亿元。
8、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表示,“严打茅台加价销售”消息不实。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地区工商局严打茅台加价销售,价格超过指导价1499元即没收并另处罚款,多家酒行商超下架茅台,有批发商表示本次活动为茅台联合本地工商打击加价销售。”
9、华为内部人士表示,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将兼任华为云与计算BG负责人,同时他也表示,华为手机和消费者业务不会对外出售。这意味着,接下来余承东将负责华为的手机、汽车、云计算三方面的业务。
10、创新药物研发商“劲方医药”已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领投,惠每资本、领道资本等跟投。
四、海外
1、据美国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和美国税收公平协会(Americans for Tax Fairness)最新报告,美国660位亿万富豪的总财富达到4.1万亿美元,较去年3月中旬美股暴跌时的低点增长38.6%或1.1万亿美元;前15大富豪的财富平均增长58.7%,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增长最快,增幅超过500%。
2、日本不动产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日本首都圈单套新房平均售价2020年涨至6084万日元(约合380万元人民币),是1991年以来首次超过6000万日元。首都圈地区2020年新房每平方米均价92.6万日元,连续8年上涨。
3、德国2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5.6,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预期-7.9,前值自-7.5修正至-7.3。
4、澳大利亚第四季度CPI同比增0.9%,预期0.7%,前值0.7%。澳大利亚12月NAB商业信心指数4,前值12。
五、国际股市
1、亚太股市涨跌互现,日经225指数收涨0.31%,报28635.21点;韩国综合指数跌0.38%,报3128.28点;澳洲标普200指数跌0.65%,报6780.6点;新西兰标普50指数涨0.38%,报13374点。
2、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宽松政策是为了整体经济,购买ETF旨在降低风险溢价,而非提振股价,日本央行只持有日本股市的7%左右;持有ETF的未实现收益约为12万亿-13万亿日元,除非日经指数跌至21000点以下,否则日本央行持有的ETF不会产生潜在损失。
3、美国金瑞基金在美国推出首只中国科创50 ETF。该ETF跟踪上交所科创50指数。
4、消息称苹果公司正加大中国境外的iPhone、iPad、Mac和其他产品的生产力度,计划最早于今年中旬在越南开始生产iPad,亦计划最快本季开始在印度生产iPhone12系列。
5、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去年与台积电签署外包合同,将在2022年的下半年为台积电生产3纳米技术的CPU芯片。英特尔将成为台积电继苹果之后的第二大3纳米芯片客户。
6、比利时高级巧克力制造商歌帝梵将在今年3月底之前,关闭或出售其北美所有实体店,共计128家。疫情之下,北美各地购物中心客流量急剧下降,歌帝梵门店销量雪上加霜。
六、期货
1、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飘红,能化品普遍走强,苯乙烯大涨5.4%创新高,沥青涨2.9%,乙二醇涨2.2%,纸浆涨2%创新高;农产品维持反弹势头,豆二涨4.3%,豆油、棕榈油、豆粕分别涨2.7%、2.8%和2.7%;基本金属偏弱,沪锌跌2.3%,沪镍跌1.3%;黑色系多数下跌,焦煤跌1.1%,焦炭跌1%。
2、中钢协:2021年我国钢材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目前,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根本控制,国际钢材需求和生产恢复还面临很多困难,在国内钢材市场需求保持增长的格局下,预计钢铁产品出口下降、进口增长的态势仍将继续。
中钢协: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据中钢协监测,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62%进口矿价格2021年1月18日最高达到每吨171.6美元,创近9年来新高。
3、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促进铜消费升级研讨会。与会代表认为,铜消费应聚焦保障人民健康安全、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等重点方向,促进铜在5G、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建筑用水管等领域消费升级,提升铜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4、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8.64亿吨,较2019年下滑0.9%。其中,中国在全球粗钢产量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53.3%升至56.5%。
七、债券
1、国债期货窄幅震荡小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1%,5年期主力合约涨0.06%,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
2、在“18永煤MTN001”持有人会议上,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豫能化拟引入战投。豫能化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1月前后河南省政府协调各类资金到位200亿,包含增资、股权转让、土地盘活等。其中11月前到位100亿,11月之后到位100亿,资金大部分用于豫能化及永煤到期债券本息的兑付。
3、新世纪评级决定进一步下调隆鑫控股主体信用等级为B-,评级展望维持为负面,下调“16隆鑫MTN001”的债项信用等级为B-。
4、惠誉报告称,将华夏幸福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及其所有现存债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下调至“CCC”,回收率评级为“RR4”。惠誉已将上述评级移出负面评级观察名单。
5、鸿达兴业集团公告称,“20鸿达兴业SCP001”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偿付资金,且未能完成该期债券的注销工作,客观上触发了交叉保护条款的约定情形,公司将积极与各方协商妥善的债务解决方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筹措兑付资金偿付,同时将全力配合主承销商召开持有人会议,共同商议后续解决方案,维护持有人利益。
八外汇
1、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4665,调升182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