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资讯】中国2020年12月CPI同比上涨0.2%
1、中国2020年12月CPI同比上涨0.2%;PPI同比降幅收窄至0.4%,环比上涨1.1%,为2016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2020年CPI同比上涨2.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物价调控目标较好实现;PPI下降1.8%。统计局指出,当月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受特殊天气以及成本上升影响,CPI由降转涨;国内需求稳定恢复,加之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带动工业品价格继续上行。
2、国家领导人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
3、国家卫健委:1月10日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8例(广东7例,辽宁4例),本土病例85例(河北8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6例(境外输入15例)。
4、深交所2020年共作出227份纪律处分决定书,处分数量、处分力度较2019年进一步提升,延续从严监管态势,下一步将不断加大精准打击力度,持续提升一线监管质效,依法依规督促市场主体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高规范运作水平,推动形成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
5、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有业内人士表示,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最快将于一季度落地。目前参与机构已开始储备项目。
6、据第一财经,在经历了年初的资金大撤离后,2020年最后一个季度尤其是年末几周,越来越多资金重新“杀”回新兴市场。根据国际金融研究所(IIF)的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外资以七年来最快的速度涌入新兴市场,抵消了在疫情暴发之初外资从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出逃的资金。
7、据21世纪经济报道,债市“结构化发行”沉疴暴露阳光下,分析指出,预计后续还会有监管函出炉,或者限期改正完善内控,直接影响海通的券商分类评价。就业务实操情况来看,海通证券的债券业务声誉也会受损,信用市场的信心也被此次结构化发行影响。
8、【债券重大事件】主承销商:鉴于“18永煤MTN001”偿付存在不确定性,1月25日召开持有人会议;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公司已将“17豫能化PPN001”全部利息和50%本金划付至上海清算所;标普:确认361度“B-”评级,展望负面;标普:应公司要求,撤销广汇集团所有评级;民生银行:1月22日召开“19如意科技MTN001”2021年度第一次持有人会议;启迪环境:“19启迪G1”和“19启迪G2”1月11日开市起停牌;“21嘉善经开MTN001”、“21沛县国资MTN001”、“21浙滨开投SCP001”取消发行等。
9、【海外信用评级汇总】①应公司要求,标普撤销广汇集团所有评级,撤销时评级展望为负面②标普确认361度“B-”评级,展望负面③惠普授予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A+评级,展望稳定。
本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