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信证券称,截至2024年四季度,全市场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1.15万亿元,较上季度环比小幅收缩,主要受到权益类产品净值波动的影响,而债券基金、QDII基金、另类基金整体份额则出现扩张。具体来看,债券基金中各类产品表现分化,主动产品管理人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整体久期偏好维持较高水平,被动产品则保持去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债基市场将维持稳步扩容,但整体市场的工具性特征将愈发明显,其中被动指数类产品的整体规模和市场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2、中信建投称看,当前海外降息周期受阻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支持性货币政策推进节奏,但货币宽松的大方向仍未改变。受近期地产市场“小阳春”、股债跷跷板影响,债牛节奏受到干预。总的来看,当前债券估值已经提前抢跑较大的降息幅度,短时间内继续大幅且快速下行的概率并不大,预计债市将在中短期内呈现震荡的趋势。信用债方面,资产荒逻辑继续贯穿全年,票息资产抢配仍是机构趋势,节奏来看,一季度利差将基本消化完毕,信用债的配置窗口集中在上半年,后续波段操作成为增厚收益的主流策略,二永、固收+将成为下半年布局重点。
3、国盛固收称,2024年,各地普遍对化债工作高度重视,部分区域化债成果显著,内蒙古声称有望率先退出高风险省份。2024年化债工作有力开展,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地方积极利用各类化债工具。从2025年各地的化债安排来看,各地依旧把化债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和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地方债务化解有序推进,但多地表示2024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地区化债任务较重,预计2025年地方财政形式依旧严峻,持续推进化债工作的背景下,财政发力仍受限。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