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部、税务总局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2023年期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另外,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2、央行上海总部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实体经济企稳向好,推动上海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深化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推进上海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以及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申建工作。继续拓展数字人民币试点重点场景应用。
3、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银行保险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承担最终责任,并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应将本单位监管统计工作纳入数据治理范畴。另外,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数据分析手段,开展数据分析和挖掘应用,充分发挥监管统计资料价值。
4、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预计到2025年,深圳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0万亿元以上。
5、交通银行分别与绿城中国、越秀地产、华发股份、龙湖集团、金地集团、大华集团、新希望地产以及君一控股集团(原海尔产城创)八家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交行继11月23日率先与万科集团、美的置业签约后,扩大支持房企的又一举措。
6、在多项政策支持下,房企融资在2022年年底出现翘尾行情,12月单月融资总量2022年年内首次突破千亿元,环比大涨超过八成。展望2023年,业内人士认为,稳信用下企业整体融资环境或将实质性改善,央国企及优质民企更将显著受益。不过,2023年前三季度的一大波偿债潮仍需注意。
7、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2023年房企偿债压力较大,年内房企到期信用债及海外债合计9579.6亿元,相比上年多700亿元,房企偿债规模有增无减,其中信用债占比65.9%,海外债占比34.1%。中指研究院刘水表示,当前房地产销售还没有明显企稳回升,部分房企受到融资支持有限,个别房企仍有可能发生债务违约。
8、据第一财经,银行到期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情况逐渐增加,截至目前,已有50只债券未被赎回,涉及规模达323.8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不仅影响银行的再融资风险,也加大了投资人本金回收、期限错配、估值波动等风险。
9、据中国证券报,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退市改革不断推进,“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常态化退市新时代已悄然来临,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吐故纳新的多层次退出路径亦清晰呈现,“退市一批、重整一批、重组一批”在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了溯本清源、标本兼治的效果。
10、【债券重大事件】华业资本“15华业债”未能清偿到期债务;阳光城表示,1月31日预计到期债务共约17.18亿元;龙湖“22龙湖01”付息日为1月16日;世茂股份“20沪世茂MTN001”完成要素变更,调整本息兑付安排;福州高新变更“22福高国资MTN001”募集资金用途;桂东电力收到广西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南通三建集团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华电资本子公司川财证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重庆龙湖企业拓展表示,截至2022年末,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015.9亿元;财通融资累计新增借款金额占上年末净资产的172.2%;奉发集团累计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62.87%;温岭国资累计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净资产的33.70%;12月房企融资规模破千亿,业内称今年前三季度或迎偿债潮;继与万科、美的置业签约后交通银行又与八家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