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
1、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科技部副部长李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指出,要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工具;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有足够的空间和多样化的工具,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方面有丰富的调控经验,将会进一步加强相机调控,该出手时就会出手。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跨周期政策调节,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积极主动谋划增量的政策工具,继续稳定信贷总量,继续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支持;引导贷款市场利率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进一步下降,来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激发融资需求。
2、财政部部长刘昆在第25届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上表示,2022年中国经济开局总体平稳。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国政府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在保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和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将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继续实施好积极财政政策并提升效能,为稳定世界经济做出贡献。
3、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1-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商务部表示,从2017年到去年,中国吸引外资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二;对外投资流量稳居全球前三位,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质量推进。
商务部指出,4月以来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外贸形势复杂严峻。与此同时,我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保持外贸平稳发展仍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商务部同时表示,在当前高通胀形势下,美方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符合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根本利益,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目前,中美双方经贸团队保持正常沟通。
4、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5月12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0%。Wind数据显示,今日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
5、国家卫健委:5月11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2例(上海144例,北京35例,河南21例,青海13例,吉林3例,广东3例,辽宁2例,贵州1例);新增死亡病例5例,均为本土病例,在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30例(上海1305例,辽宁85例,河南77例,江苏47例,四川25例,青海25例,浙江20例,江西14例,北京11例,河北10例,贵州4例,吉林2例,广东2例,广西2例,山东1例)。
6、财政部、住建部印发《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补助资金用于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以及其他符合政策规定的农村困难群众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支出。补助资金实施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7、人社部、国税总局发布《关于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的通知》,明确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社保政策,适用于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企业三项社保费单位应缴纳部分。
8、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已大幅度下降,影子银行乱象得到有效整治,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停业,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立案查处了非法集资案件2.5万起,将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全部纳入了监管。
9、国家发改委: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可以实现的,要紧盯“双碳”目标不放松,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搞“碳冲锋”,不搞运动式“减碳”,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双碳”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10、中汽协:2022年要加强对于汽车行业研究、分析和形势预判能力,紧密关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围绕芯片、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智能网联、双碳、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建设等行业热点,加强多方协调,推动行业发展。
11、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1-8日,乘用车零售25.4万辆,同比下降21%,环比上周下降45%,较上月同期增长29%;乘用车批发22.2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上周下降49%,较上月同期增长14%。
12、安徽省印发《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激发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活力,规划建设一批智慧物流园区和智能快递分拣中心,推动物流装备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13、云南省昆明市房地产开发与经纪协会透露,4月昆明商品住宅市场供应量上升、售价趋于平稳,主城住宅供应量3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0%;销售量2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3%;销售均价环比下降1%。
14、海南发布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住房保障体系指导意见,住房保障范围逐步从户籍人口扩大到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共享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红利;持续优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实现安居房供应量不低于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60%。
15、英国第一季度GDP初值同比升8.7%,预期升9%,去年四季度终值升6.6%,初值升6.5%;环比升0.8%,预期升1%,去年四季度终值升1.3%,初值升1%。
16、央视新闻援引朝中社报道称,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为应对境内出现的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决定将国家防疫工作调整至最大紧急防疫体系,朝鲜国家紧急防疫司令部掌控和指挥国家全面防疫工作。
二、股市
1、【A股收盘综述】沪深三大股指全天震荡整理为主,盘面热点散乱,宁德时代守住400元关口。大市成交0.82万亿元,上日为1.08万亿元。盘面上,煤炭、地产、保险、银行、农业板块调整,中交地产闪崩跌停,万科A、保利发展、招商蛇口、中国神华、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牧原股份走软。制药、纺织服装、环保、火电、石化板块走强,海普瑞、众生药业、葵花药业涨停,新华制药10连板。建筑股炒作热情不减,建艺集团9连板。白酒股整体活跃,但贵州茅台录跌。上证指数收跌0.12%报3054.99点,创业板指涨0.22%报2351.27点,科创50涨1.06%,万得全A涨0.02%。机构普遍认为,当前应轻指数、重个股,重点聚焦稳增长、大盘价值股、新能源。
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27.03亿元。紫金矿业、长城汽车、中国平安分别遭净卖出3亿元、2.91亿元、2.48亿元;东方财富逆势获净买入3.03亿元。
【A股资金流向】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35.69亿元。市场在压力位附近缩量窄震消化获利盘,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短线情绪开启高切低模型,芯片则逐渐从赛道股普涨中崭露头角,三安光电、北方华创连续获资金抢筹。
2、【港股收盘综述】恒生指数收跌2.24%报19380.3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84%报3864.95点,恒生国企指数跌2.58%报6594.81点。大市成交1156.25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66.54亿港元。科技、有色、地产股跌幅居前,京东跌近8%领跌蓝筹,碧桂园跌近7%。四环医药涨超3%,盘中一度涨超20%,公司澄清私有化传闻。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66.54亿港元,连续4日净买入。其中美团-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净买入额位列前三,分别获净买入18.92亿港元、5.55亿港元、3.14亿港元。净卖出方面,建设银行、开拓药业-B分别遭净卖出1.69亿港元、0.12亿港元。
3、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我国金融体系始终保持着总体稳健。金融机构经营的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比如,2021年末,处于安全边界内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占比为98.9%,其中24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评级一直是优良,部分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发挥金融体系“压舱石”的关键作用。中国A股市场经受住多轮次、多因素外部冲击的考验,债券市场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总体平稳运行。
4、融创中国在港交所公告称,三月份以来集团重点布局的核心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受疫情影响严重,三、四月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大幅下降约65%,使得集团现阶段面临着更大的流动性压力。未在宽限期内支付2023年10月票据到期应付利息,尚未收到票据持有人加速还款通知。
5、多位贝壳内部员工证实公司确在新一轮裁员,部分比例多在5成左右,涉及产品、研发、运营、集团职能等岗位。截至目前,裁员仍在进行中。员工规模有数百人的人工智能科技中心更是重灾区,裁员比例高达7成。据了解,人工智能科技中心负责人贝壳技术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叶杰平或将离职。
6、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其中的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涉及多家企业,包括特斯拉屏幕深夜自动播放惊悚音频;lululemon因以次充好被罚等。
7、小度与蔚来汽车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蔚来汽车车载语音操作系统使用体验进行优化升级。未来小度将作为内容生态方,联合蔚来汽车进一步提升人车交互体验。
8、国美控股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国美“家•生活”战略共享共建“全零售生态共享平台”,就国美新型智慧门店的数字化运营管理、全渠道数字化营销、全系列智能终端物联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9、商汤科技携手临港集团,7天内成功上线基于商汤园区数字底座的“数字方舱”系统。目前商汤“数字方舱”系统已成功高效地解决了方舱医院规模化管理难题,保障了1800名后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数字化防疫管控成效显著。
10、鸿海与商用电动轻型卡车供应商Lordstown Motors公司宣布,双方正式完成代工生产制造协议以及合资开发协议签署。本次搭配代工生产制造协议以及合资开发协议的完成,也意味着鸿海正式取得Lordstown厂房,俄亥俄州将成为鸿海在北美地区第一个电动车制造基地。
11、苏宁易购举行银企合作通气会,银行代表一致表示将继续增加对苏宁易购的授信支持,积极稳存量、扩增量,支持企业发展,助力公司稳定流动性,加快经营修复。同时,也希望企业自立自强,深刻反省问题,积极改进,早日化解经营风险,实现重生。
12、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公告称,阳谷县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公司司法重整并指定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人。
13、亚太主要股市收盘全线走低,日经225指数跌1.77%,创3月中旬来收盘低位至25748.72点;韩国综合指数跌1.63%,报2550.08点;澳洲标普200指数跌1.75%,报6941点;新西兰NZX50指数跌0.5%,报11177.36点。
14、谷歌举办I/O 2022开发者大会,并正式发布Android 13,OPPO Find N成为全球首批适配Android 13开发者预览版的折叠屏手机。
谷歌在会上预告一款新的增强现实(AR)眼镜,可以实时显示对话的译文,而且没有任何带摄像头的迹象。谷歌还预告将于2023年推出一款平板电脑,并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销售一款智能手表,同时还公布了提供与苹果相媲美的一系列产品的战略。
15、波音公司表示,近几周以来,供应链中断导致其737MAX飞机的生产和交付放缓,但该公司预计今年的整体计划不会受到影响。
16、日本斯巴鲁汽车公司计划在日本建立第一家国产电动汽车工厂,预计投资逾1000亿日元。
17、沙特阿美:将专注于清洁能源、碳捕获和电动汽车领域,公司旨在加强原油采购和炼油、石化产品销售以及液化天然气方面的商务合作。
18、日产汽车第四财季经营利润560.2亿日元,预估368.9亿日元。
三、期货
1、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下跌,基本金属多数下跌,沪锡跌逾5%;黑色系全线走低,焦煤跌逾4%,焦炭跌逾3%;能化品涨跌互现,PTA涨逾5%,原油涨逾3%,苯乙烯涨逾2%,玻璃、纯碱跌逾1%;农产品涨跌不一,苹果涨近2%,晚籼稻跌逾4%,棕榈油跌近1%;贵金属涨跌互现,沪金涨近1%。
2、国家发改委发文解读煤炭价格调控监管政策称,近期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明确港口、出矿环节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对于港口、出矿环节以外,在车板、到厂等环节销售的煤炭,扣除流通环节合理费用后,折算的出矿价、港口价也应在合理区间内。
3、正在美国出访的意大利总理德拉吉透露,德国最大的一家天然气进口商很可能已于11日上午使用卢布支付俄罗斯天然气。
4、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锰系专业委员会号召全体锰系会员单位全行业“开展行业自救、限减产50%”,参会的40家锰系合金厂家,月产能120万吨,严格落实月减产60万吨,同时减少月外矿采购120万吨,以缓解锰系合金严重过剩的局面,从而减少行业内部恶性竞争导致的损失。
5、IEA月报显示,尽管遭到抵制,俄罗斯今年石油收入仍增长50%,俄罗斯石油出口为810万桶/日,回到1-2月均值水平;俄罗斯4月份关闭近100万桶/日的石油产能,导致全球石油供应量下降到9810万桶/日,预计从7月起,俄罗斯石油供应损失可能扩大到300万桶/日左右;将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预测下调7万桶/日,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180万桶,达到平均9940万桶/日。
四、债券
1、【债市综述】资金宽松叠加金融数据预期不佳提振,现券期货小幅向暖。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收益率下行2bp,5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03收益率下行2.25bp,2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5收益率下行2bp;国债期货全线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7%,5年期主力合约涨0.15%;银行间资金延续充裕,主要回购利率变动不大,隔夜回购继续在1.3%附近低位盘桓;地产债走势分化涨跌不一,“20碧地04”跌超17%,“20金科03”涨超7%。
2、中证转债指数收盘跌0.03%,成交额1674.87亿元;飞鹿转债跌超9%,聚合转债跌超8%,震安转债、宏丰转债和天地转债均跌超7%,胜蓝转债、岭南转债和泰林转债均跌逾6%,城市转债跌逾5%;横河转债涨近18%,盘中临停,精装转债涨超15%,“N艾迪转”涨逾13%。
3、进出口行3个月、3年、5年、10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4974%、2.4954%、2.803%、3.0834%,全场倍数分别为3.2、4.2、3.47、2.44,边际倍数分别为1.33、11.28、6.2、1.04。
4、国开行三期金融债中标结果均低于中债估值。国开行3年、7年、10年期金融债中标利率分别为2.55%、2.953%、2.9463%,全场倍数分别为5.22、7.03、3.2,边际倍数分别为1、3.14、2.1。
5、今年4个多月,仅有34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债券余额为224.32亿元,违约数量和规模都有所减小。而5、6月份债券市场中需要兑付的债券规模较前期也大幅减小,债市投资环境逐渐向好。
五、外汇
1、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6.7900,较上一交易日跌626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292,调贬2个基点。广发证券指出,美元(被动)升值、中国出口份额下降以及国内突发疫情削弱人民币避险功能。人民币汇率贬值或仍将持续1-2个月,预计离岸摸到7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但进入Q3,汇率有望止贬甚至转升。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