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中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2、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重点工作。财政方面,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就业方面,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消费方面,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资本市场方面,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创新方面,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4、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今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留抵退税,全称为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作为减税降费重要举措,近年来效果非常显著,对于稳定市场主体,提振微观企业预期有较大帮助。
5、“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自2018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出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相关内容,表述逐渐出现微妙变化。从“强化底线思维”到“完善工作机制”,再到具体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各子行业陆续建立相应安全网,包括存款保险制度、保险保障基金及信托业保障基金等。
6、国家卫健委:3月5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5例(山东88例,均在青岛市;吉林25例,其中吉林市9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9例、长春市7例;广东20例,其中深圳市17例、东莞市2例、河源市1例;河北14例;内蒙古9例;广西5例;江苏4例,均在连云港市;云南4例;浙江、陕西各2例;山西、河南各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7例;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5689.9万剂次。
7、央行、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8、央行已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支持金融机构发放贷款2308亿元、134亿元,其中碳减排贷款带动年度碳减排478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央行下一步将更加积极主动作为,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激励约束,发展多样化金融工具,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地方试点和国际合作,有力、有序、有效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9、央行:推动货币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银行间衍生品市场、资产支持证券业务平稳健康发展;联合有关部门继续推进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自查整改工作,持续保持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高压打击态势。加快完善债券市场法制,持续优化债券市场制度环境,扎实做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
10、央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建议,完善数字人民币法律基础,结合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进程,修订《人民币管理条例》等制度相关内容并做相应细化,统筹规划、相互衔接,确保法律制度之间协调性。
11、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140亿元,增长3.8%。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23285亿元,收入总量为233425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125亿元,增长8.4%。赤字33700亿元,比2021年减少2000亿元。
12、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系列规则发布。沪深交易所明确,转板公司申请转板至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应当在北交所连续上市一年以上;计算北交所上市年限时,原精选层挂牌时间和北交所上市时间合并计算;转板上市后,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人一年内不得转让转板前股份;科创板、创业板上市首日开盘价为北交所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另外,北交所发布上市公司转板持续监管指引,中国结算发布转板证券跨市场转登记业务指南及实施细则。
13、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解冬表示,目前上海自贸区离岸债券有较大市场需求基础,已有15单发行落地,建议进一步推动政府债券和企业外债离岸发行交易结算、健全离岸账户体系、明确金融机构参与市场资质和细则,推动上海自贸区离岸债券市场建设发展。
14、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碳信用交易在成都完成。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协助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点点”碳中和平台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数币支付购买碳信用,抵消自身会议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
15、中证协称,上海证券行业2021年全年参与各项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逾606亿元、交易规模逾700亿元;股权融资和融资租赁等投融资金额逾132亿元;承销海外绿色债券金额逾113亿美元;支持绿色企业上市合计规模约47亿元。
16、自去年6月21日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上市以来,多只产品价格涨幅已超过30%。目前监管层已密切关注公募REITs交易风险,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平抑REITs价格,引导理性投资。下一步,监管层将加快推动项目供给,研究扩募机制,完善信披体系,加强异常波动盯市,平抑过度股性炒作。
17、据上海证券报,全国两会期间,“注册制”成为关注资本市场发展的代表委员口中的“热词”,代表委员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全市场注册制的条件已逐步具备,下一步主板改革将是推行全面注册制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坚持“稳字当头”,稳扎稳打。
18、苏州市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继续强化金融支持、加大清费减负力度、加大对重点行业恢复发展的支持、加强外贸企业帮扶、着力缓解价格上涨压力、加强政府采购支持、持续优化提升服务等8个方面提出了46条政策措施,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19、【债券重大事件】联合国际:下调龙光集团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至“BB”,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大公:终止对金科地产公司主体及“20金科地产MTN001”进行信用评级;惠誉:因信息不足,撤销荣盛发展“C”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穆迪:因信息不足,撤销祥源控股“B2”企业家族评级;六盘水市水城区城市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和山煤国际受到通报批评;交易商协会接受万科、美的置业集团、光明房地产和中国电建地产集团债券发行注册;大唐发电:取消发行“22大唐发电MTN001”;宿迁水务集团:取消发行“22宿迁水务SCP002”;四川华西集团:取消发行“22四川华西ABN001”;桐乡市金凤凰服务业发展集团:“19金凤凰MTN001”票面利率由5.14%大幅下调至1%;地产债整体走弱多数下跌,“21龙控01”跌近30%;深圳市龙光控股:调整“18龙控05”等公司债券的投资者适当性安排等。
20、【海外信用评级汇总】①联合国际下调龙光集团国际长期发行人评级至“BB”,列入负面观察名单②惠誉因信息不足,撤销荣盛发展“C”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③穆迪因信息不足,撤销祥源控股“B2”企业家族评级。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