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确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于2022年3月5日在京召开,会议议程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等。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2022年3月4日在京召开。
2、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指出,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3、 央行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转换为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市场化政策工具,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支持。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 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4、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表示,要积极推动绿色债券类产品发展。目前绿色信贷有14万亿左右,但绿色债券只有1万亿左右,两者相差14倍,整体贷款余额与债券托管量比例是1.5倍左右,总体而言绿色债券规模体量还是太小。
5、 证监会就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将境外上市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实施备案管理,并明确监管红线。建立境外上市监管协调机制,明确境外发行上市涉及安全审查的,应当依法履行安全审查程序;与境外证券监管机构建立备案信息通报机制,加强跨境证券监管执法合作。增强制度包容性,在股权激励等情形下,境外直接发行上市可向境内特定主体发行;对境外直接上市“全流通”业务一体适用备案管理;放宽境外募集资金、派发股利的币种限制,明确可通过人民币进行。 证监会表示,在遵守境内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满足合规要求的VIE架构企业备案后可以赴境外上市。
6、 国家卫健委:12月25日, 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6例,其中本土病例158例(陕西157例,其中西安市155例、咸阳市2例;广西1例,在防城港市);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9例,其中本土1例(在广西防城港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75809.4万剂次,已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2亿。
7、深沪港交易所及 中国结算就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整体方案达成共识,下一步将抓紧做好ETF纳入标的相关的业务和技术准备工作,包括修改相关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预计需要6个月左右准备时间。
8、 上交所优化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机制,拟将参与CDR业务的个人投资者门槛由不低于300万元下调至不低于50万,且需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发行CDR的境外上市年限调整为满3年。同时, 深交所启动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并就深市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各项条件要求与 上交所大同小异。此外, 中国结算则拟放开GDR存托人和境外跨境转换机构的证券账户数量限制。
9、 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673406.6亿元,同比增长21.4%; 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1434.9亿元,增长40.2%,两年平均增长13.8%。11月末,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3%,中央企业67.0%,地方国有企业62.7%,均与上年持平。
10、 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部署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鼓励试点地方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金融服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推动碳金融体系创新发展。
11、上海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认为,目前大量资金聚集于房地产企业和各类地方债务,大量货币被固化,再加上疫情叠加,流动性大幅度降低,会引起各种债务风险。应从理论层面考虑如何提高货币流动性,来有效从宏观层面对冲风险挑战,从而有利于监管部门从微观层面控制好单体和局部风险。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修改7方面内容。其中包括:完善公司设立、退出制度,扩大可用作出资财产范围,明确股权、债权可以作价出资;放宽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等限制,并允许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
13、为支持市场机构开展年终决算,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拟延长12月31日本币交易系统服务时间。信用拆借、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结算周期为T+0的现券买卖交易当日交易时段延长至19:15。
14、 北京农商银行成功发行5+5年期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发行利率3.64%。本次债券发行的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 北京农商银行二级资本,优化资本结构,促进业务稳健发展。
15、 中金所董事长何庆文表示, 中金所在持续跟踪国内ESG指数体系发展状况,实时选取符合中国市场需要特征、同时有一定应用基础产品来研究、参与推出ESG期货和绿色债券期货,为绿色发展、特别为上海国际金融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16、 美的集团公告,公司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在境外发行总额不超过等额12亿美元的境外债券,本次募资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根据债券种类对应的资金用途和方式使用。
17、今年债券市场债务违约呈现“一增一减”特征。 中诚信国际董事长 闫衍指出,今年前11个月债券市场新增违约发行人20余家,创近三年来最低水平;但受大型企业债务违约影响,债券市场合计违约规模将近180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违约水平。
18、 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绿色债券发行重要驱动力,并且粤港澳大湾区碳金融市场正成为全国领头羊,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试行内地与香港ESG基金标准的融合统一。
19、【债券重大事件】 华业资本:“ 15华资债”未能清偿到期债务: 福建阳光集团:无法偿付境外全资子公司境外美元债半年度利息; 钜盛华:“ 20深钜06”利息延后至不晚于12月24日后六个月兑付; 华融国际宣布赎回15亿美元永续证券; 东方金诚:终止山东三星公司主体及“ 19鲁星01”债项信用评级; 惠誉:下调 光正教育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至“B-”,置于负面观察名单; 中证鹏元:维持呼伦贝尔市投资主体和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并继续将其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地产债延续弱势多数下跌,“ 20正荣03”跌超26%,盘中临时停牌; 苏宁电器集团:“ 17苏宁01”等多只公司债券12月27日开市起停牌; 华夏幸福:“ 19华夏01”继续停牌; 海安市城建开发投资集团:取消发行“ 21海安城建SCP002”; 金华融盛投资发展集团:董事 徐涵普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等。
20、【海外信用评级汇总】① 惠誉下调 光正教育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至“B-”,置于负面观察名单② 中诚信亚太首予 济南经开“BBBg-”信用评级,展望“稳定”。
文章转载自:Wind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